成都军区某旅采取多种方式快速准确识别敌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蔡波 凌涛 罗天育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5-09-19 03:05
 
战场识别,练反欺骗防渗透硬功
——成都军区某旅采取多种方式快速准确识别敌我
■蔡 波 凌 涛 罗天育
参演官兵通过交替掩护,实施进攻。杨佳燕 摄

8月24日晚,夜色笼罩的锡林郭勒草原,伸手不见五指,习习凉风吹得人直打寒战。参加实兵对抗演习的成都军区某旅宿营地,班长肖正庭带着几名战士潜伏于草丛中,密切注意周围的风吹草动。夜越来越深,一个黑影由远及近,匆匆而行。几名潜伏者一跃而起,将来者制服。

“自己人!”黑影指着左胸前发着微光的夜间识别器,一脸镇定。尽管如此,他仍被潜伏哨发现缺点:此人虽佩戴着我旅配发的夜间识别器,但所显示的信号与当晚规定信号不同。经查,此人果然是“蓝军”派出的侦察兵,他身上的装束虽与该旅官兵相似,甚至佩戴了从该旅截获的夜间识别器,却未能骗过哨兵的眼睛。

“伸手不见五指,也能快速准确识别敌我;对手虽然狡猾,也难以欺骗我们。”在该旅指挥所,通过战场监控系统目睹这一幕的政委王波对记者说,旅里建立了战场立体识别系统——为官兵的头盔、衣物、战靴等制作了相应的“防伪纹码”“防伪标记”,配备了自主发明的夜间识别器。此外,还采取随机确定口令、识别卡定时更换花色、识别器显示相应信号等多种方式识别敌我。同时,增强官兵战场识别意识,做到“识别系统通不过,任何人都信不过”,不给对手可乘之机,防止“认敌为友”或“自己人打自己人”。

为何如此重视识别敌我?一名导调员告诉记者,辨清敌我乃作战之前提,不辨敌我就无法打仗,还十分危险。以往,一些官兵缺乏战场敌我识别意识,识别能力偏低,甚至出现没分清敌我就妄动乱动的现象,不仅容易造成误打误伤,还可能被对手利用,造成重大损失。此次对抗演习实战化程度高,欺骗与反欺骗对抗激烈,对红蓝双方的敌我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立体识别,现于有形之中,更隐于无形之间。强烈的实战意识和官兵之间高度的默契,让该旅各级各岗位官兵的战场识别层次更高、能力更强、效果更好。譬如,指挥员之间、通信兵之间、指挥员与通信兵之间大都熟悉彼此的口音和说话速度,关键时刻能做到“一听一个准,一句辨真假”。

一次,“蓝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侵入某指挥网,煞有介事地对某分队下达指令。上士李秀峰接到这一伪指令后,立即发现异常,判断并非红方人员所发。随即,在李秀峰的建议下,他们将计就计,在及时跳转更换指挥网的同时,保持被侵入网络的“正常通信”,巧妙转移“蓝军”注意力,新的指挥网基本没再受干扰。

“战场识别敌我,错一次都要命,慢一拍都危险。快速准确识别敌我,光靠从头到脚的多个识别器尚不够,还需锤炼一种‘深度识别能力’。战友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深度默契,往往是最好的识别特征,对判别敌我至关重要。”李秀峰如是说。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19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