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参赛12人夺魁:“冠军连”的制胜密码是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松 阳宗峰责任编辑:张硕
2016-03-26 02:08

“冠军连”的血性基因

■李 松 本报特约记者 阳宗峰

“因为我们连,旅里特意修改了比武规则!”3月8日,记者来到第14集团军某旅十七连,连长李佰青充满自豪的开场白,让记者听得一头雾水。

深入采访,记者发现这个连队真是牛得“任性”:去年初,旅里举行军事大比武,连队27人参赛,21人拿到名次,其中12个冠军,包揽多个课目的前三名。

“冠军连”从此名声大噪。

鉴于十七连训练尖子扎堆,去年底,旅党委权衡之后出台比武新规:每个单兵专业课目,每个连队限推荐两人参加,连队内部“PK”,择优参赛。

新规一改,十七连官兵纷纷摩拳擦掌。 

列兵张旭为了赢得5公里武装越野比赛资格,每天主动负重加练一趟。后来,他在全旅5公里武装越野比赛中一举夺冠。

炊事员卢永泽,原本是有线兵,因为炊事班缺编,连队让他兼职上岗。“当不好炊事员的有线兵不是好士兵!”每天保障完一日三餐,他就跑到通信训练场跟训。结果,这位炊事兵在有线专业比武中斩获金牌。

“冠军连”的制胜密码是什么?指导员阮俊告诉记者:“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训练场练千百次,都是为了战场上的一次……”

去年底,该连参加跨区演习,炊事班遭遇“敌”小分队突袭。子弹打光了,炊事班长和炊事员操起铁锹就和“蓝军”官兵肉搏。导调组裁判急忙赶来“劝架”,几名险些受伤的“蓝军”战士大喊:“至于这么拼命吗?”

“战场上只有活着的英雄和阵亡的烈士。上了战场,就要奔着去当英雄。”炊事班长振振有词。

带头就是最好的鼓动。

连长李佰青今年已经31岁,在连主官里年龄偏大。比武前强化训练,他跑坏了两双迷彩鞋。比武当天,他和各连推荐的20岁出头的年轻排长“PK”,不负众望捧回奖牌。

“在这样的连队呆着有激情,连长指导员都在一线拼,我们哪能不努力?”上士孙光瑞感慨道。

孙光瑞是刚调入连队的司务长,原本以为自己管好后勤保障便万事大吉。没想到,第一次基础体能普考,他落在全连最后,连长李佰青毫不留情地把他列入了强化训练名单。

十七连的训练很苦,但越苦越留人!指导员阮俊指着一组数据说:“前年13人选晋士官,去年又有11人选晋士官,都是响当当的精武标兵。”

获奖多了也让人头疼:连队年初承诺,将每名官兵的获奖情况制作成荣誉牌悬挂在连队走廊里。可是由于获奖的官兵太多,走廊早已经摆不下。

咋办?连队又开辟了新的阵地:制作荣誉DV视频,放进连史馆;第一时间给获得荣誉的精武标兵的家里寄表扬信……

“冠军连”的制胜密码是什么?

“为战胜战、一往无前!”也许,连队这条令人血脉偾张的标语,已经说明了一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