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兵的3次抉择:从军官到工人再到农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闫石 冯程 向勇责任编辑:张硕
2016-05-05 02:09

随着画面一帧帧切换,官兵们受到深深感染,眼神中满是崇敬之情。在吴绍发的转业证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作战次数22次,战斗大功4次,战斗小功两次……”访谈中,吴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的一次战斗。那次,一发炮弹落到身边把他炸晕过去,后被担架员从前线救了回去,但一醒过来,双耳已经失聪的他端起枪又返回了前线。

回国后,正赶上党中央发出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吴绍发主动站了出来。尽管部队领导再三挽留,但吴绍发觉得自己听力不便,不能成为部队的负担,毅然脱下军装,回到江苏老家。尽管战功卓著,但他很少对人提起,更没有以此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前几年得知自己身患重症,他迫切希望找到老部队。经过军地多方努力,终于圆了老人心愿。

转业回乡5年后,吴绍发第二次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援疆建设。面对家人的不解,他说:“我是一名复转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响应党的号召义不容辞。”带着妻子女儿赶赴新疆后,吴绍发被分配到钢厂,成了一名工人。因为不怕苦、不怕累,他很快成为钢厂骨干。

此后不久,米泉粮食基地急缺有种植水稻经验的人,党组织便在钢厂征集人员到米泉援建。动员会上,吴绍发再次站了出来:“我愿意做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随后,他放弃待遇相对较好的工人身份,成了一名种水稻的农民。这一种就是一辈子,他用心琢磨水稻种植技术,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成为村民心中“最信得过的人”。

“每次选择,都是党性的升华。虽然物质生活境况不断下降,但对党忠诚的底色越擦越亮。老英雄朴实而崇高的人生经历,不仅打动了我,而且启发了我。”助理员温荣熙此前刚刚接到转业通知,本来对回地方该如何发展有些迷茫,听完吴绍发的故事,他坚定了信念提振了信心,“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像老英雄那样,无论是否穿军装,都要弘扬部队好传统,时时处处走在前列、干在前列!”

聆听英雄故事,接受心灵洗礼。该旅政委高大光介绍说,他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组织“红色基因寻访”活动,收集整理68段老前辈、老英雄口述史料,汇编成《红色印记》故事集下发班排,广泛开展“学战史、忆战将、讲战例、话战功”活动,引导官兵在追溯历史中感悟对党的忠诚。旅史上“吴焕先率部千里追寻共产党”“徐海东五千大洋奉送党中央”等一位位革命先辈忠诚于党的故事,激发了官兵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的责任担当。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该旅多名待转业干部争分夺秒地奋战在本职岗位上,干劲分毫不减:负责油库搬迁的副旅长盖文习,让其他人员站到警戒线之外,自己却留在危险区操作指挥;装步二营助理工程师王磊主动请缨负责装甲车驾驶员集训,与战士们一起操车,倾囊相授驾驶经验,用实际行动立起了拥护改革投身改革的好样子。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05日 04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