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察丨移防路上如何保证“传统家当”毫发无损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6-19 04:32

走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门厅处的两个绿皮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部队即将移防,它们是用于盛放连队传统资料的‘荣誉箱’。”中校蔡伟介绍,这些箱子是旅里专门定做的,每个连队发了两个。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该旅红一连官兵研究“传统家当”搬运方法。韩理

移防路上如何保证“传统家当”毫发无损

——第83集团军某部做好改革中历史传承微观察之三

■马永生 康克 解放军报记者 周远

走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门厅处的两个绿皮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部队即将移防,它们是用于盛放连队传统资料的‘荣誉箱’。”陪同采访的中校蔡伟介绍,这些箱子是旅里专门定做的,每个连队发了两个。

打开箱子一看,里面的“学问”让人眼前一亮:箱子长一米五,宽、高约一米,里面不仅有隔层,还有防挤压的绸布和泡沫板。

“俗话说,搬一次家穷三年。部队以往每搬一次,传统资源都有流失。”谈起做箱子的初衷,担任过“红一连”指导员的蔡伟曾有过切肤之痛。该连经历过几次“搬家”,由于保护工作没跟上,有的实物不是被搬坏了,就是被弄丢了。就拿连队的锦旗来说,搬家前是500多面,来回折腾几番后只剩下300多面。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兵回到连队参观荣誉室,专门问到“几幅进攻战斗手绘图怎么不见了”,问得蔡伟脸上火辣辣的。

“这些锦旗、物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手里即使丢失一小片,磨损一丁点,都是连队传统资源的损失,也是连队历史传承的罪人。”蔡伟的内心至今依然充满了自责。

旅里虽然发了大箱子,该连荣誉室解说员、下士李阳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该连是人民军队红色谱系的源头之一,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来到这个连,亲自发展了6名党员,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90年来,该连立下300多次赫赫战功,获得的锦旗摆满了整个荣誉室。

这些东西在李阳心里都是宝贝疙瘩,这几天来,他一直铆在荣誉室里,逐幅照片登记编号,逐个实物检查核对,分门别类统计了501项,生怕落下一丝一毫。

“像‘英勇连’这些锦旗面积比较大,年代久远,质地变得比较脆,搬运起来要格外小心,否则容易弄坏。”李阳指着一件件实物如数家珍。“像这些雕塑,必须先用磁铁找到嵌在其中的螺丝钉,再进行拆卸。”看着这些“大块头”,李阳介绍的口吻里有些担心。

采访中,关于如何搬运奖杯、锦旗、雕塑等,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一班列兵王沛鹏建议,如果用运输车,颠簸比较厉害,实物容易损坏,建议租用客车运送;排长陈林生说,运送过程中要指派专人押车,还要配上灭火器防失火,盖好隔水布防止下雨淋湿……

“如何保护好传统资料,连党支部更是高度重视。”指导员王玉光告诉记者,他们专门召开支委会,研究办法措施,确保不让一幅照片丢失、不让一件实物受损。

其实,和保护实物相比,王玉光更关注着连队精神的赓续传承。前几天,在上级组织的按纲建连考评中,该连两名战士对连队历史荣誉回答不准,被通报批评,引起了该连党支部的反思。

“去年实兵对抗演习时,我们坚守阵地8个小时,成功迟滞对方的进攻行动。为什么我们能够拼到最后,就因为我们多了一个‘红’字。”教育日上,王玉光讲起了红色传统的重要性。连队党支部还及时针对问题,编印《连队历史传统荣誉要点》,组织官兵学习背记。

“有形的传统资源一件不能少,无形的精神力量一刻不能丢。”记者看到,该连二排利用教育间隙开展“冲圈”比赛,官兵个个斗志高昂。原来,在连队组织的5公里考核中,全排只有一个人跑进了前10名。这对被授予“飞毛腿排”称号的二排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选择了对照历史、知耻后勇。

“保护历史传统资源,上下各级都很重视,我们也一定能够传承好红色基因完成新的使命。”面对明天,指导员王玉光内心充满憧憬。该旅政委段杰辉表示,传统资源搬到新营区后,一定会尽快建起旅史馆,把优良传统延续下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