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边防如一日,探访习主席回信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郭丰宽 严贵旺等责任编辑:任爽
2017-11-12 06:46

10月28日,一封习近平总书记写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亲切回信,让一对藏族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几十年如一日守边巡防的感人故事,走入了人们视线。日前,解放军报记者深入采访,采写了这封回信背后的新闻故事——

阳光洒满玉麦山谷

■解放军报记者郭丰宽 严贵旺 通讯员 李国涛

编者按

“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写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让地处偏远山谷的玉麦乡乡民,感受到了党中央的温暖、总书记的牵挂。连日来,玉麦山谷里暖意融融,各家各户屋顶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喜马拉雅山脉雪峰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

现有9户、32位乡民的玉麦乡,是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的玉麦乡,曾被外界称作“三人乡”。这里海拔3650米,每年大雪封山期达半年多,山陡路险、交通闭塞,几乎与外界隔绝。然而再偏远艰苦的地方也是祖国的领土,许多年来,卓嘎、央宗父女两代铆在这里,接力放牧守边。

是什么让两代人在荒无人烟的高原边地默默守护?采编过程中,我们逐渐拉直了问号:是坚持守边护边报答党恩的精神传承,更是发自内心守护祖国领土的坚强决心。在他们内心,高原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脚下的土地是祖国的前哨,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正如卓嘎、央宗姐妹在写给习总书记的信中所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

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连官兵给卓嘎(左一)送来一面崭新的国旗。

温暖阳光下,格桑花在高原悄然绽放

10月29日清晨,多日雨雪交加的玉麦乡突然放晴,这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祖国边境线上的小山村迎来了一年中难得的好天气。卓嘎和央宗两姐妹一大早忙完家务,便换上了节日盛装,期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对卓嘎姐妹而言,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对玉麦乡群众而言,这是一个格外特殊的日子——习总书记给卓嘎和央宗姐妹、给扎根高原守边固边各族群众的回信,就要送到这座雪山环绕的小山村了。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到偏远山区看望慰问群众,就萌生了告诉总书记我们生活很好的念头。”有了这个想法的姐妹俩心情格外激动,接连几天夜不能寐……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卓嘎和央宗决定给习总书记写封信,汇报玉麦乡从当年的“三人乡”发展到如今9户32人、生活水平节节攀高的喜人变化,表达乡亲们一起继续坚持放牧守边的决心。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而这也是父亲当年对我们说过的话。”聆听着自治区领导宣读的回信内容,卓嘎想起父亲的谆谆教导,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1990年之前,卓嘎姐妹一家三口是玉麦河谷仅有的乡民。由于玉麦每年有200多天是雨雪季,不适宜青稞生长,姐妹俩和父亲需要每个月步行40余公里山路,到距离玉麦最近的公路边搬运货车运送来的粮食。

每次运输粮食,一家三口都要穿越一片沼泽地、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特别是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封山期,这段路途更是崎岖难行。这样的日子,他们一守就是20多年。

随着国家实施固边富民战略,2011年,玉麦乡的路修通了,各项补贴多了,卓嘎姐妹一家人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了。近几年,姐妹俩既可以享受到边民补贴,乡里还给她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岗位,日子越过越红火。

高原格桑花,不畏风雪寒,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幸福花”。在各族人民心目中,卓嘎姐妹像极了格桑花,放牧守边不畏艰辛,忠诚奉献默默坚守,只为了玉麦的明天更加美好。

卓嘎和央宗(左)在缅怀父亲桑杰曲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