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富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的奥秘在哪里?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欧阳浩 吴继宏 王昶责任编辑:张硕
2017-12-15 04:17

强军事业呼唤人才森林

■徐向阳

战场上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之间的较量。在军事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源,是建军治军强军之本。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可以说,培养储备一批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养贵在超前。农民田里的水稻之所以一茬接上一茬种,是因为他们提前育好了秧苗。同样,人才成长需要一个周期,尖子人才的成长更为漫长。以往,有的单位在筹划人才培养时仅仅考虑现实需求,往往什么人才出现了缺口才想起培养,任务到了、装备发了才着手进行相关人才的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超前意识。看得见未来才能赢得未来。我们必须着眼未来战争培育人才,树立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培养的新观念,加强预见性和长效性,对人才的需求、规模、类别、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等做出科学预测,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法路径。

独木难成林。未来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是人才方阵的较量。如果一支部队离开一两个“精英型”人才,工作就陷入停滞、武器装备就“玩不转”,这样的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是不成功的。部队是特殊的战斗集体,打仗靠的是作战人员间形成的合力。部队战斗力建设既需要精英人才,更需要大量群体性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军事业呼唤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人才森林。因此,要发挥尖子和骨干人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在部队上下营造人人努力成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条件,开创人才竞相涌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培养人才是各级党委领导的重大责任。与其他工程相比,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持续用力的战略工程,短期内难以见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最需要的是破除狭隘的政绩观,树立抓人才就是抓根本的观念,在人才建设上舍得投入,制定好各类人才成长的“路线图”,把准“关节点”,既缓解当前人才“饥荒”,又着眼长远需求,切实打造质优量足的人才方阵,为强军兴军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中部战区陆军某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