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分部结合援外任务开展大讨论活动——

“抗埃天使” 与“蓝盔卫士” 的对话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戴 岳 郭 冰责任编辑:菅琳
2015-09-28 08:33

完成使命任务,离不开敢于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

对维和部队来说,每次离开营区执行任务,都意味着风险大增。那次,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3名队员外出执行取血任务。在去往机场的路上,5名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试图拦阻维和部队车辆,并连续朝天鸣枪。带车干部李德宇果断处置突破拦阻,成功取回医院急需的物资。

相较而言,抗埃诊疗中心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队员们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缺氧20%的情况下工作,如同背着个沙袋,每个动作都是负重操作。病房是高危环境,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40分钟,不少队员说,进一次病房就是一次战斗、一次冲锋。

讨论中,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队员毛琪说:逢敌敢亮剑,遇险冲在前,是革命军人血性的体现。无论抗埃还是维和,完成使命任务都离不开敢于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我们是走出国门的军人,代表了中国军队的形象,必须展现出中国军人应有的血性!

即将带队执行重要物资押运任务的某军械仓库助理员柏松,学习完执行援外任务战友的事迹后感慨道:维和官兵时常要穿越火线执行运送伤员任务,我们押运员也要像他们那样忠诚使命、勇担重任,确保每批物资安全运达。

军人的字典里,首先是“使命”二字

210医院护士长郭燕的爱人在新疆工作,夫妻俩一年也难见上一面。那次国庆长假,刚参加完跨区卫勤机动演练的郭燕,满心欢喜地带着儿子登上火车准备去看丈夫。这时,医院打来电话告诉她有紧急援外任务。郭燕二话没说,立即拿起行李,拉着孩子挤下了火车。一步三回头的孩子一个劲哭喊:“为啥不去看爸爸了?我要去看爸爸……”

今年5月,赴马里维和部队展开第二次轮换交接。即将登机回国的第二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战士管泰然,在机场与他的姑姑、第三批维和医疗分队队员管付岩巧遇。维和期间,管泰然不仅凭借优异表现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还写下了100多篇维和日记。品读侄子的日记,管付岩深受感染。今年初,210医院接到组建第三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的命令。管付岩闻讯后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她如愿以偿成为医疗分队一员。一时间,姑侄接力维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队员敖敦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敖敦因为执行任务无法陪伴在她身旁鼓励她、照顾她。对于抗埃队员郭燕的感受和选择,敖敦感同身受:在这样的考验面前,军人的唯一选择就是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因为在我们心中,军人的字典里,首先是“使命”二字!

“抗埃天使”和“蓝盔卫士”的对话也感染了分部不少官兵。201医院政治处主任李文刚在讨论中称赞出征的勇士:你们在非洲大地上,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和精湛的技术创造了一系列骄人战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和医护人员的大爱无疆。

某油料仓库检修所代理所长、四级军士长王志波表示: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一旦组织召唤,我将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为自己的军旅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