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记者的维和记忆:他们把远方的田野写成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吕德胜责任编辑:菅琳
2016-04-16 08:00

编者按:1990年4月16日,联合国第一个维持和平行动任务区——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司令部的简报上,首次出现了关于中国军人的消息:5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观察员抵达大马士革。这张特别配发了图片的简报,也成为中国军人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见证。

风雨兼程路,赤诚为和平。26年来,中国维和军人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宣示了中国维和军人守望和平永远不会改变的坚定决心。今天,中国军网带你一起倾听曾赴3个维和任务区采访的解放军报记者吕德胜讲述他的“维和记忆”。

蓝盔有痕

——一名军报记者的维和记忆

■吕德胜

来到解放军报已经十多年了,平时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维和报道,还曾到3个维和任务区一线采访。但严格来说,我并没有真正参加过维和,所谓的“维和记忆”,不过是和维和官兵接触的一些片段。这些片段,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沉入记忆深处,却往往又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让人在体会中加深对维和的理解。

(一)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汪国真的诗句,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被久久吟诵至今。第一次直接接触维和时,印象最深的也是一个背影,一名维和官兵家属的背影。

那是2005年12月的一天,下午下班前我接到一项工作——到首都国际机场报道第五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出征的消息。

稿子并不难写,但我想多采访几个人,补充一些细节。“补充点儿温情一些的东西也好”,念及此,便生出了采访前来送行的家人的想法。

维和队员杨欢欢的妈妈为即将出征的她送行。

队员们登机后,送行的家属渐渐离去。人群中,一位前来送行的女士不住地抹着眼泪。我感觉“有料可挖”,便试着提出了采访的意向。没想到,遭到的却是拒绝。

本以为她有什么顾虑,或者情绪尚未平静,便说可以不说单位和名字,也可以等她一会儿。她的回复虽轻却很坚定:“对不起,我不想说。”她眼中的泪、抽泣的脸,让我放弃了“死缠烂打”的念头,不忍心再跟上去。

冬日的夜晚,天气已转寒凉。她不断抽动着的背影,缓缓步入了薄雾,融入了暗夜。那段情节,每次回想起来,都有些虚幻,却又异常真实。我不知道那位家属和她的维和勇士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也不知道她内心里埋怨、牵挂、担心、不舍、苦楚、祝福等情绪是如何交织的。军人服从命令远赴征程,家中的牵挂交给那个她。那一刻,我似乎明白,对于新闻人来说,放弃采访,有时也是一种尊重。

后来,我在瓦乌任务区采访时,曾与第五批赴苏丹维和部队指挥部主任白永深夜长谈。这位面对挑战从容不迫的军营男子汉,说到对家人的亏欠,也几度哽咽。他说自己在日记中写下了不少对家人说的话,当记者提出能否看看时,他也轻轻摇头,“还是谈工作、谈大家吧。”至今,他的日记仍然只是属于他和他的家人。

当然,采访中也有许多愿意表达,甚至主动“晒”出自己情感和经历的人,特别是年轻一点的官兵。

出征前,杨华文同妻子姚璠合影。

首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政工干事杨华文,将自己的维和日记整理成了约25万字的《弹在膛上》,在微博和微信公共号“大兵小镇”上同步更新。在刊出的首篇维和日记中,他披露了出征前的一个细节。得知他要去维和时,他的未婚妻姚璠坚决地说:“我必须和你登记,我要让你安安心心地执行任务,不想让你有后顾之忧。婚礼可以推迟,酒店可以退掉,但是人,我是不会换的,就你了。”这句话,他一直幸福地珍藏着。

类似这样来自家庭的支持,许多参加维和的人都经历过,却很少为人所知。

经过层层选拔参加维和的人,无论男女,不分官兵,都堪称“蓝盔勇士”,其对使命之忠诚,其精神之乐观,其意志之刚强,都无可置疑。但来自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总会让他们潸然泪下。

原济南军区某分部部长张勇,曾两次带队参加维和,荣立一等功,并被授予“中非友谊贡献奖”。出征前,他的老母亲买来两条香烟放到他的行囊中,叮嘱他:“儿啊,要是压力太大,就学着抽两口。”在接受采访提到这个细节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