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记者的维和记忆:他们把远方的田野写成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吕德胜责任编辑:菅琳
2016-04-16 08:00

(三)

2009年,记者到瓦乌任务区采访时,看到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发回的稿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成了店面,有的在路边用独轮车就摆起了小摊。有的更简单,直接在地上摊开一块布就做起了买卖。虽然大都是经营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且种类单一,但偶尔也能瞥见一两家时装店、咖啡屋。而印有手机、建材图案的几个广告牌,则显示出这个城市的些许现代气息。”

看到这样的报道,曾两次带队参加维和的张勇十分高兴。他回忆说:“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从机场到UN城的道路两侧全是野草,等我们回国时,两边已经有不少房子了。第三批维和部队到达后,原来的茅草房旁边,多了不少砖瓦房。瓦乌的变化,让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中国第三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副指挥长张勇(左)和队员甄玉改。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中国维和军人的帮助。中国维和官兵积极帮助当地群众修筑道路、运送重建物资、解决吃水用水困难,对他们进行义诊、开展医疗技术帮带,还参与了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光明行动在苏丹”等活动,使不少患有眼疾的当地群众重见光明。

张勇喜欢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维和的意义。在同他的对话中,他说自己经常和大家讲,当地老百姓每天早上起来,只要看到维和部队的拉水车从门前经过,就知道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就会树立起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安心建设自己的家园。这种对生活的信心是任何其他援助都代替不了的。“让饱经战乱的老百姓知道他们身边有一支强大的维持和平的力量,正是我们维和的最大意义所在。”

记者(右一)在黎巴嫩维和任务区采访扫雷官兵。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黎巴嫩。

2006年的黎以战火,不少当地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另谋生计。后来虽然停火了,但战争留下的地雷和未爆弹依旧狰狞,成为和平安宁的最大杀手,当地不少群众因为误踩误碰落下了残疾,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工兵挺身而出,对100万平方米疑似雷场和未爆炸物散落区完成搜排,排除了9000多枚各种地雷和未爆弹。战后回到家乡的人们惊喜地发现,雷场变成了良田,荒地变成了牧场,他们的内心重新树立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记者在黎巴嫩采访时,就曾在一个果园门口见到过一座石碑,上面记载着中国工兵在那里排雷的日期、类型、数量等信息。

记载中国工兵排雷日期、类型、数量等信息的石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