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牺牲在异国他乡 请默念他们的名字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西河 康克 王东责任编辑:菅琳
2016-07-25 03:20

1   

对于中国维和步兵营,遇到武装分子袭扰、听到枪声炮声是常有的事情。每一次出征,随时可能面临战斗考验,时刻会有生命危险。

今年3月19日,联合国营区1号难民营发生冲突,上千名难民缠斗在一起,手持凶器乱砸乱砍,场面混乱不堪。这时,维和步兵营闻讯赶到。“跟我来!”姚道祥和李磊迅速摆开阵势,护住上身和头部,齐声大吼着冲入冲突中,任凭队员们手中的防暴盾牌被敲得砰砰作响,头盔不断被砸中,两人背靠背、肩并肩,始终面向混战双方,最终成功将其分隔开。

四级军士长杨树朋、下士李磊、上士姚道祥在处理“3·19”冲突事件中表现英勇,身体多处被击伤,后来被表彰为“蓝盔标兵”。

那天执行任务回来,姚道祥感慨万千地对战友说:“来到国外维和,才让我真正理解什么是军人的使命。”姚道祥的妻子刚怀孕,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家里靠父亲打零工补贴家用。父母担心执行武装维和任务太危险,劝还有一年就满服役期的他转业。姚道祥耐心说服了家人,才参与了这次维和任务。

已有15年兵龄的四级军士长杨树朋也是主动申请来维和的。作为一入伍就来到“杨根思连”的战士,他已是连续多年的“优秀射手”,一直为没有参加过维和行动而感到遗憾。杨树朋明白,自己可能即将脱下这身军装,为使军旅生涯不“留白”、职责使命不“欠账”,他积极向连队党支部提交了维和申请。

7月8日下午四点多,杨树朋在健身房完成体能训练后,抽出难得的空隙时间给家里的妻儿打电话。

“丽娜,把免提打开,我听听儿子的声音……”妻子邹丽娜将免提打开,电话那头传来了儿子杨一鸣欢快的叫声。国际长途电话毕竟只能听听声音,匆匆挂断电话,杨树朋心里想:今天是周五,晚上可以休息,等会儿吃完饭到网络室和家人视频聊天去。

此时的一连指导员杜旭峰正在连队炊事班里张罗着,因为那天是连队的会餐日。他定期查看连队的名册,每个战士的生日他都记在心中。蛋糕、饮料、长寿面……这些都是必须提前准备的。这天,过生日的主角是下士李磊。

每次过生日前,李磊都很期待。他说,自己是个缺爱的孩子。也难怪,李磊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改嫁,虽然继父对自己并不差,可他心里总感觉“后的没有亲的好”,部队这个大家庭真正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如家。

“今天可能有情况,大家迅速做好准备。”离开饭时间不到20分钟,连长王震的一句话把李磊从生日的期待中拉回了现实。他常和战友们调侃任务区的环境是“枪声、炮声、爆炸声,声声悦耳”,没想到自己过生日也不得清静。

果不其然,17时20分,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开始激烈交火,子弹在中国维和步兵营担负的多个观察警戒哨位上穿梭。部分流弹流入难民营并击中8号哨位的防护盾牌,在难民营内部引起慌乱,大批难民翻过难民营围墙进入联合国雇员区。1枚炮弹距离7号哨位仅60米,正在一线执勤的三班战士陈英和宋晓辉迅速依托有利地形组织防卫警戒,并迅速上报。

“呜呜呜……”随着一阵阵急促的警报信号响起,全营官兵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分发武器弹药,做好出发准备。

戴上钢盔、穿上作战靴、披上防弹衣,在硝烟战火中向警戒地域进发。“第十八次出征!”每次出征前,上士陈英都会在心里默念着出征的次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