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喷射器,在整个中国战场这是首次使用,比攻击松山的部队使用还早几天。据载,该兵器以主副射手两人为一组,在我机枪火力掩护下,以跃进方式接近日军堡垒,在二三十米外对准敌堡垒机枪射孔喷射。这一堡垒攻坚的利器,完全出乎日军预料,摄氏1000度的烈焰钻入堡垒,沾满油液焚烧着的日军蹿出堡垒嚎叫,其心理上的震撼效果,不亚于实际杀伤力。据第4团特务排长王希孔回忆:“……最具威力的就是用火焰喷射器向敌人喷烧,从十多米外喷向敌掩蔽部内,都会把敌人烧死。那天我眼看着有四个日本兵,身上燃火,满身黑烟,连滚带爬地边跳边跑。士兵连续投去五六个手榴弹,把敌人炸得血肉乱飞,真解恨。”
王希孔说:“下午4时,吴心庄团长、胡能昌副团长乘我飞机投弹间隙,亲率全团冲入营盘坡。我带着特务排,同各连趁飞机轰炸后的浓烟,一鼓作气地冲进敌人阵地内。但日军宁死不退不投降,双方发起激烈的刺刀肉搏战,反复冲杀,只听杀声震耳,刀声叮当,杀得敌人血肉横飞,死尸遍山,血流成沟。我排一个兵同日军对刺搏斗,一刺刀把敌人后背穿通倒地而死。一个敌人端着刺刀向我扑来,我的‘二十响’一枪把他打死在地。我的一个副班长张林青和敌人争夺机枪,我从敌人背后双手一把卡住他喉咙,按在地上,卡得他两眼珠发白,副班长用绑腿带把敌人捆起,才算活捉一个敌兵。”
老兵忆美机支援:我们的人和日本人都被炸死一大片
战斗中,在空地协同上还是出了一点岔子。据4团9连机枪手陆朝茂回忆:“我们攻的那天,说好了有60架盟军飞机来助战,但由于空军联络马虎,先有30架飞机来轰炸了一家伙,我们便冲上了山头。日本人躲进了洞中,飞机轰炸并没有损伤他们多少元气。我们冲上去时,他们便迅速地从洞中钻出,与我们混战在一处。我们机枪班的机枪不知道往哪打,只能干瞪眼。正在拼刺杀得最激烈的时候,美国人的飞机又来了30架,猛丢了一会儿炸弹,又狠扫了一会儿机枪,我们的人和日本人都被炸死和射死了一大片。我们机枪班的重机枪也被炸弹掀起的泥土埋住了。美国人的飞机飞走后,我们活着的又展开了肉搏。日本人都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左喊一声,右喊一声;我们便丢下机枪用手榴弹甩过去炸,甩过来炸。后来我们的手榴弹也甩光了。那天太危险了,日本人和自己人交叉着,打这不成,打那不是。”
终于,营盘坡日军战斗意志崩溃了,开始向东面的文笔塔阵地逃窜。
此后,预2师第6团对文笔塔发起攻击。据该团团长方诚回忆:
“本团在第4团攻击营盘坡之同时,亦相机迫近敌阵,团指挥所距文笔塔亦仅500公尺左右。故于营盘坡攻占后,乃根据任务,决心先行夺取当面敌核心据点之文笔塔,即以第1营在左,由营盘坡方面绕攻文笔塔敌堡垒之侧背,以封锁其出入口;第3营(附工兵1排)在右,先破坏其三层铁丝网,开设冲锋路,而后步兵在重火器掩护之下,一举冲入。18时,我工兵在炮兵破坏射击之同时,继续完成阵地内破坏任务后,乃要求炮兵转移射向延伸射击,时顽强之敌,仍凭垒顽抗。时第5团因地形关系,对象鼻子、二台坡之攻击,尚未奏功,两堡垒群之敌予我以侧射,一时弹丸如雨,伤亡惨重。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幸我官兵咸具决心,不顾一切,在我机枪有力之掩护下,迅速以最低姿势,利用死角及弹痕,由广大正面接近敌之堡垒群,分别以手榴弹投入每个工事射孔内,一时爆炸声大作,我乃乘机冲入工事内,发生激烈之壕内战。敌不支,一部狼狈向二台坡逃窜,大部被歼灭于阵地内。18时30分,即将文笔塔整个堡垒群全部占领。”
来凤山制高点被我攻占,日军极不甘心。26日夜,各阵地的残存日军屡次向文笔塔发起反扑,第6团官兵在夜暗中疲于应对,但仍有20余名日军窜入被攻克的堡垒内。据54军战报:
(27日)凌晨2时许,敌由城内及文笔坡等方面增援百余,向我文笔塔反攻。迄5时30分,敌30余冒死冲入我文笔塔东南阵地内,发生混战,状甚惨烈。顾师至此乃以预备队向文笔塔方面增加,予以猛烈之反攻。27日6时30分,预2师各部将侵入之敌全部消灭,并击溃增援之敌。当敌回窜来凤寺时,遭我预伏北侧凹地部队截击,伤亡累累,生还者不足10人。7时左右,顾师长饬部续攻象鼻子,拟俟攻占该地后再行夹击文笔坡。8时30分开始攻击,近午攻占象鼻子。遂依预定信号,通知接近文笔坡部队向南攻击,以夹击文笔坡高地。敌以首尾不能相顾,乃于13时许放弃其仅存之高点,仓惶东逃,复受我文笔塔方团火力之阻击,几悉数就歼。13时30分,文笔塔亦复为我攻占。自是,敌恃为要塞之来凤山已全入我军之手。
据日军战史,来凤山守备队长成合盛率残部难以支持时,前来增援的是第9中队长太田大尉率领的11个人(我方战史夸大为百人--笔者),卫生兵吉野孝公也是其中一员,并在山脚接应到几名伤员。虽然吉野在回忆中认定两军曾合力奋战,最终一起撤下山来。但后来城内日军多认为成合大尉在援军到达前已弃守,且此人在高黎贡山作战时也有失败放弃阵地的记录,于是暗中指责其为胆小鬼,使其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后来率少数部下以“自杀式攻击”死于城内东门附近的巷战。
经清理战场,来凤山日军共遗尸167具,缴获敌山炮2门、步兵炮及迫击炮各1门,掷弹筒2具,轻重机枪4挺、步枪20余支。但我军伤亡也较惨重,据预2师战报统计:26、27日两天内,全师共阵亡官兵189人、负伤194人。经历阵地失而复得的第6团,一夜激战即伤亡军官12员、士兵135名。在文笔塔一处残壁上,该团团长方诚发现日军留下的几行诗句:“腾冲要塞算来凤,象鼻营盘左右拱。文笔形成钢铁垒,何妨诸葛显神通。”方诚看后淡然一笑。
夺占来凤山后,54军的前进指挥所搬到了山上,居高临下指挥攻城。7月28日清晨,来凤山顶升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和顺乡等地的士绅乡民幼童人等,纷纷爬上山来,簇拥着部队指挥官、美军顾问和记者来观战,成为一道独特景观。城内日军沮丧地发射数炮报复,炮弹零星地落在山洼里,在记者潘世征笔下被描写成了向中国国旗致敬的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