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事品人说勇论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骏责任编辑:全云
2015-08-13 15:40

长征出版社将我近几年写的一些东西,采辑成这本《鉴事品人说勇论谋》小册子。书名是长征出版社编辑们起的。这个书名起得好。好,不是好在我的文章上,而是它把战争要说的那点事儿的全部精髓都凝聚成八个字。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自从人类步入原始社会末期,战争就从未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长时期停顿过。据西方史学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现在,50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共发生了14513次战争,夺去36.4亿人的生命,这期间只有296年没有战争。既然战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然就产生了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活动,以及记录其过程、总结其经验、探讨其规律、预见其发展趋势的学问——军事历史学。而所有的军事历史都是由人与事儿写成的。

鉴事,就是要用军事历史事件作为一面镜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北宋司马光为使皇帝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人之至治,而著宏著《资治通鉴》。同样,现代战略决策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思考。比如,国家富了,就一定能够强大吗?未必!当你了解到大清国道光朝时,旻宁——这位整个大清国唯一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手里握有世界财富的(GDP)三分之一,并有号称100万军队,竟然被不到2万人,并且犯了兵家大忌——“劳师远袭”的英国军队打得一病不起的史实,就会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军事哲人孙子所说的大战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重要意义了。从决策理念上至少也要树立:即使是要饭,也要有一根顺手的打狗棍。

品人,主要是讲将帅在军事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很多军迷们对军事人物都非常感兴趣。而这种军事人物往往是将帅,而不是一般的士兵。我想这都是因为人们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吧。孙子不就说过:“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将帅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许许多多人的生命,都关系到国家的安与危。

尉缭子又认为:“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心背。”将帅是士兵的魂,是士兵的心,他的言行关系到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马克思于1871年4月17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就巴黎公社有一段评述。他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进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军事历史活动中,许多人的一些偶然性因素都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比如,楚汉相争时,项羽曾设“鸿门宴”款待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本来是想让项羽在席间杀掉刘邦。然而,项羽却没有杀刘邦。如果当时杀掉了刘邦,我想中国历史将会改写,至少不会有个汉王朝。这样,研究项羽的性格特征,对于我们认识那段历史就非常有意义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从事军事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视将帅的细节的原因了。品人,就是通过将帅的细节,品味出:这场仗只有某某人打,换了别人,非但结果有异,甚至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只有这样,军事历史才有声有色,才能信服人与感染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