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军民融合”的评估模式
军民融合思想贯穿于美军建军作战的各个方面。在军力评估方面,民间力量也在部队建设和运用以及武器装备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湾战争后,为了摆脱“打扫房子”的尴尬角色,美国陆军致力于打造一支既能快速反应又可实施全频谱行动的强大陆军,但随之而来的可部署性与生存能力之争却使陆军发展陷入困惑。为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美国陆军委托兰德公司等民间智库进行研究,对陆军部队编制结构、作战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为民间智库的代表,兰德公司为陆军撰写了《可快速部署的联合特遣队地面部队》《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对战略响应的再思考及评估各种部署方案》《网络中心站案例研究:斯特赖克旅战斗队》等报告。其中,兰德公司2008年出台的《作战期间:对过去军事行动中重型装甲部队的评估》以及杜普伊研究所2001年出台的《轻型装甲部队作战效能的历史分析》两份报告,对美陆军中型部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武器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日益融合,美国陆军更加注重依托民间力量参与武器装备的试验和作战评估。从实验与评估实施主体看,美国陆军不仅聘请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文职人员和合同雇员,而且与知名智库及麻省理工、霍普金斯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析结果,探讨发展思路。从试验与评估的发展模式看,为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美国陆军采取了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商业合作模式,通过部分技术与产品共享,由供应商承担许多项目的认证与试验成本,而不再由陆军独自担负整个系统研发、试验与评估费用。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