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路是闯出来的,更是创出来的——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少利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刘诗扬 刘礼鹏 责任编辑:林诗清
2025-08-29 09:59:48

路是闯出来的,更是创出来的

——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少利

■中国军网记者 刘诗扬 通讯员 刘礼鹏

e1f52d8155af1fe5a9eb2d86ccf11a02.jpg

马少利带领战友学习技能。张思晗 摄

海军资阳舰上,在一群年轻的水兵眼里,一级军士长马少利与同龄人相比长得有些“着急”,谁见了他都会喊一声“老马!”

其实“老马”不老,只是这位80后,自从找到了自己的“路”,就不停歇地压缩时间的密度,把24小时浓缩。海上、舰上、战位上,见证了他的奋勇。

“老马”,不只是资阳舰的老马,也是人民海军的老马。有关舰炮精密仪器的维修,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人到不了,就把电话打到哪里,即便是熬一宿,也要帮助战友把问题解决。

可“老马”,并不是顶着光环出场的。“没有什么天赋”,平凡且普通,一路走来全凭毅力加持。逐梦深蓝之路,他走得坚定且熠熠生辉。

身处护卫艇,守着高射机枪战位,惦记的却是3米开外的主炮。这就是当年刚刚走进军营的马少利。“一眼相中”主炮,是他对“建功立业”四个字的朴素理解与炽热向往。

对主炮几近“痴迷”的马少利知道,要想早点驾驭主炮,就必须先把高射机枪操作练到炉火纯青。每天苦练本职岗位技能后剩下的时间,他都用来缠着主炮班的战友学操作、练技能。软磨硬泡“请”来一张主炮系统电气分布图,他如获至宝,为了熟背参数,把图纸贴在目之所及之处,即使吃饭时也要看几眼。练专业技能练到深夜,手上没几天就磨出了水泡,便很快变成老茧。

几个月后实弹考核,8发炮弹接连命中目标。终于站到主炮这个梦寐以求的战位上,马少利只有一个想法:“干就要干好!”

拆炮、装炮,手指被零件划破浑然不觉;钻研新装备,摸索电路图,学习各型舰炮结构原理;利用业余时间获得电工、钳工技能等级证书……凡是和舰炮相关的事,他都抢着做,对装备更是如数家珍。

8792be7721ad0366587ff8eb9272c1a8.jpg

装备讲解。张思晗 摄

2012年,马少利终于获得参加海军比武考核的机会。但是,比武项目中的舰炮型号从未见过,怎么办?

马少利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他白天泡在厂家机房熟悉装备、锤炼技能,晚上挑灯夜战学习原理、整理笔记。最终,强大的肌肉记忆,让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准零件,拆解主炮的时间也由半小时缩短到4分30秒。

比武结束,考核组专家评价马少利:“你不是来参加比武的,你是来表演的。”

钻研、琢磨到极致,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军27年来,马少利深耕舰炮专业领域,提出的问题总是很深入、很犀利,让很多专家“又爱又怕”,不得不互相提醒:“小心点,别被他问倒了!”

d113eb87f7c5c8da8510fef0bce9768f.jpg

检修主炮。张思晗 摄

“马少利的炮,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是战友们的共同感觉。

为什么会“不一样”?因为马少利始终在努力锤炼自己,以期达到“人炮合一”的状态;而且,在他所痴迷的专业里总是不遗余力地“折腾”,只为做到拔尖。

面对新专业新事物,从“小马”到“老马”,不服输的劲儿没变过。有一次,他发现恶劣海况下海水会流入装备内腐蚀仪器,仔细分析原因是系统设计有缺陷。他反复试验提出改进方案,厂方却不认可。他没气馁,干脆请假带着模型上门去演示。最终,他提出的8项革新意见被采纳并定型列装。

“这么较真、这么拼,有必要吗?”面对一些人的疑虑,马少利说:“未来战争瞬息万变,几分钟就可以结束一场战斗,比别人快一秒钟就是胜利。在那一天真的来临之前,一秒钟都不能浪费。” 他想把自己的肩膀练成大山,让后来者攀得更高,“因为这里扛着的不仅是炮弹,更是使命、底气”。

“只有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战时才能让敌人过不去。”马少利把15万字的学习笔记重新整理,抓住每次实射机会,用几十万条射击数据,向着提升首发命中率和射击效能不断发力。

b19f608c67a7fe450f34f30f552fd8ec.jpg

马少利为班员讲述排故要点。刘嘉 摄

青春的淬炼,在一个个方寸战位上。“27年不放松,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是一个集体,一种精神。”陈明宽这样评价自己的师傅马少利。战士于珩也说:“从前我们的装备不如敌人,但是先辈发挥聪明才智,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种精神靠老马的行动传递出来了,在极端环境下带来希望。”

1735abe3f887d3408d47499b3e9aede4.jpg

航行中的资阳舰。刘礼鹏 摄

在马少利看来,即便是舰炮上的一枚螺丝也要时时“在状态”,朝着舰艏,就意味着冲锋向前。

一次演习中,马少利所在舰艇突遭外舰强行穿越舰艏航线。“战斗警报!”马少利冲向战位,10秒即锁定对方驾驶室。“供弹到位!”他向舰指挥员请示。

咸湿的海风裹挟着惊涛,令人窒息。铁灰色的云层低垂,似乎要触及汹涌的浪尖,海天之间只剩下压抑的灰黑。对峙持续两个小时,外舰眼看占不到便宜,最终悻悻离去。

谈及此事,马少利说,面对外舰的滋扰挑衅,年轻的海军战士们“没有时间考虑太多,我们不上,谁上?!”大家“拼的不光是舰船性能,更是这股子敢硬碰硬的劲儿!”

不同的时空,相同的胜战内核,新一代“海上先锋艇”的水兵们血管里依旧奔涌着先辈“勇当先锋!敢于胜利!”的热血。

2f874477e85d69257e8694264d4f994b.jpg

马少利向军旗敬礼。张思晗 摄

(协助采访:林庆港、林彬、李恒辉、杨海帆、卢志凡、詹靖伟、厚泽轩、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