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寇的舆论较量:凝聚起正义的力量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赵传金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30 16:48

中国共产党发出全民抗战的最强音——

唤起民众,激发爱国热情

鸦片战争后,在抗击外敌的斗争中,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狭隘性、局限性,从来不敢放手宣传和发动人民群众,而是视他们为威胁其统治的洪水猛兽。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她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并能够认识到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力量。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中国后,为唤起民众的抗战意识,中国共产党始终勇敢地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发出全民抗战的最强音。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立即做出决议,在《苏维埃中国》刊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日宣战通电》,向全国发出了“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号召。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首次向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呼吁,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的赤诚之心。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宣传的影响下,全国新闻舆论群情激昂,呼吁参加抗战的声音此起彼伏。北京大学全体教授发表宣言:我们为人道正义、为自由、为和平而牺牲,在所不惜。惟望全世界明达认清这个破坏和平、摧残文化的罪魁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各地爱国报刊,也纷纷发表社论和文章,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战宣传活动,迅速形成了巨大的抗日舆论热潮。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革命需要物质基础,同样,开展宣传也需要宣传的物质力量。为扩大宣传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先后创办了《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抗敌报》等500多种报纸杂志。1940年,面对纸质媒体资源影响力不够大、不够快的实际,毛泽东决定在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基础上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把新华社的文字稿改写成广播稿,使大后方和沦陷区拥有几十万架收音机的听众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这些媒体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报道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的军事行动,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不断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

抗战中,中国共产党还发起了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动员民众的延安文艺运动,推出了一大批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诗歌、戏剧等,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血泪仇》《放下你的鞭子》等歌曲、剧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坚决抗战的热情。除了文学诗歌与戏剧音乐外,各种文艺形式如木刻、漫画、电影、摄影、秧歌等都被调动起来宣传抗战。

延安文艺运动,以诗壮志,激发国人的血性;以剧明理,启发民众的觉悟;以歌为剑,发出民族的怒吼。在这阵阵怒吼声中,抗日武装开赴前线,全民共赴国难,充分显示了革命文艺极为强大的战斗力量。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也加强了宣传部门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充分发挥宣传团体的专业力量作用,依托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等报刊媒介和广播电台,广泛发动《大公报》《申报》等民间力量,深入全国各地宣传敌人暴行,公布有利于我方抗战的消息,为形成国内统一的抗战舆论作出了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