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寇的舆论较量:凝聚起正义的力量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赵传金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30 16:48

充分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援——

面向世界,传播正义声音

全面抗战刚爆发时,日本媒体连日用英语向世界各国广播,说是中国驻军非法射击日军导致发生冲突,同时又散布不放弃和平谈判的烟幕,借以欺骗世界、混淆视听,试图将战争的责任嫁祸于中国军队。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国际宣传战的重要性。为以正视听,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援,国共两党均把开展对外宣传摆上重要位置。

为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积极创办《中国通讯》等外文刊物,开办延安新华广播的日语、英语广播,还开创了对外影像宣传工作等。国民政府国宣处牵头先后成立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建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国外设立了办事处。国共双方都以文字宣传、广播宣传、艺术宣传等形式,积极对外宣传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呼吁国际社会主持正义、制裁侵略,传播了中国人民的正义声音。

在国际舆论争夺中,国家积极发声,阐明事情真相,讲明立场,是国际社会观察了解对抗双方现实情况的主渠道。在日本挑起战端,并一步步扩大侵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在外交和舆论宣传上积极进行了反击。

当时,国民政府派遣了一流的职业外交官和知名人士赴美英等国游说。宋子文以外交部长的特使身份,长期驻美,负责国际舆论宣传,他统率国民政府在美各类媒体,大规模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新闻界、政界、财界支持,取得良好效果。胡适赴美宣传,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开展对外宣传的一个大动作。1937年9月,胡适以学者身份赴美开展国民外交,行程2.6万公里,演讲百余次,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决心,在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别于国民政府以对美宣传为重点,中国共产党则以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宣传为重点。1938年4月至1940年3月,著名政治活动家任弼时在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期间,利用共产国际这个平台,为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华抗战援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促成了国际援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为增强对外宣传效果,中国在国外的办事处通过采取聘请外籍人士主持工作、广泛与驻在国媒体进行合作等方式,努力“变外国人的喉舌为我们的喉舌,变外国人的笔墨为我们的笔墨”。国外办事处还积极劝说新闻工作者、作家、摄影师等外国人士来华,“利用其以观察所得,为我宣传”。

善借外力、巧妙宣传,是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策略。外国人士来华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其赴延安进行采访。对到达延安的外国人士,如美国记者斯诺和史沫特莱、美国作家斯特朗、波兰记者爱泼斯坦、英国记者斯坦因等,毛泽东都亲自出面接待,向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和政策,阐明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和必胜的前途。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以其质朴、务实的革命风范,给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跟随朱德奔赴抗日前线,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18个月,创造了外国记者对中国战区采访历时最长的记录,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

这些外国友人在向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全面抗战情况中,大量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进行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情况。他们热情记录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事迹,这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状况及形成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