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成为两国关系新的增长点
——习近平主席访美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成果解读之一
■赵小卓
9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与奥巴马总统重申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促进持续性及实质性对话与沟通,进一步推动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两国国防部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新增“军事危机通报”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新增“空中相遇”附件完成正式签署,同意继续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的其他附件进行磋商,并深化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反海盗、国际维和等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到中南海瀛台夜话,再到这次华盛顿会谈,两国元首的每次正式会面都推动中美两军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中美军事关系曾长期被称为中美关系的“短板”,但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推动下,两军关系正在成为两国关系新的增长点。
建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关系。在此框架下,中美军事关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3年是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开局之年。当年6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后不久,两军达成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共识。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之“新”,是因为其在中美军事关系史上史无前例,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后至中美建交期间以“敌对”为特征的中美军事关系,也不同于1979至1989年两国共同面对苏联威胁、以“准盟友”为特征的中美军事关系,也不同于1989年后20多年来,以“走走停停、时断时续”为特征的中美军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缩小的背景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关系。在此框架下,中美军事关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一是高层交往日趋频繁。两年多来,两国实现了国家主席(总统)、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参联会主席)、海军司令(海军作战部长)互访,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耶诺、空军参谋长韦尔什、海军部长马伯斯等高官相继访华。两军高层交往平均每年约10次,明显超出以往。而从交往内容看,除会晤交流外,还安排了诸如参观武器装备、军营、军事院校,观摩训练,智库交流等活动,务实性显著增强。
二是联合演习明显增多。两年多来,中美两军演习次数超过以往历年演习总和,并在若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11月在夏威夷举行的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中,中国军队首次踏上美国领土;2014年“金色眼镜蛇”和“环太平洋”演习中,中国军队参与了美国与盟国举行的传统演习;2013年中美澳新(西兰)的人道主义救灾联合室内推演,则开启了“中美+X”的多边联合演习模式;2015年1月,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两军部队又实现了混合编组、联合作业。
三是沟通机制日益健全。目前,两军的沟通机制包括战略安全对话、国防部防务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国防部直通电话、海上军事安全磋商等机制。中美陆军之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规划部与美参联会战略规划与政策部之间也建立了对口交流机制。两军交流的内容也更多地从相互指责转向合作和危机管控。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两国国防部长已完成“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两个互信机制文本的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