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回访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6-26 11:22

“总书记就像亲人一样”

地处吕梁山区的忻州市岢岚县,沟壑纵横,十年九旱,是山西精准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岢岚县赵家洼村了解精准扶贫情况,给贫困户刘福有、曹六仁、王三女送去了米、面、油。

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村民刘福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察看过的扶贫手册(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经历了漫长的干旱,一场小雨让赵家洼村显得格外清新。漫山遍野的油松生机盎然,田间玉米得到滋润。

这个吕梁山深处的贫困村有15户贫困户,全都住的是土房子,靠种地生活。

回想起总书记来时的情景,村民刘福有掩饰不住内心激动。

“总书记问我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都种些啥,问得特别细,听说我种黑豆,总书记还说把黑豆压扁,做成钱钱,再和小米一起煮很好吃,他们老家就吃钱钱饭。”刘福有说,总书记来看我,我感到很温暖,现在国家的政策好,相信以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60岁的贫困户曹六仁家里有四个孩子,是典型的因学致贫。“想都不敢想,总书记能来我们这个穷山沟,他说一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让我很感动。”

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村民曹六仁(左)与老伴在院子里合影(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心中装着贫困群众,一言一行充满真情。王三女告诉记者,总书记一看见她,就问她多大年纪了。“我说68岁,总书记说他今年64岁,叫我大姐,感动得我眼泪都掉下来了。”

“总书记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我说谢谢你给我带吃的,他就问我够不够吃,我说我一个人够吃了。听说平时驻村干部给我担水,帮着种地,总书记很高兴。”

心系困难群众,也不忘关心基层扶贫干部。习近平还来到扶贫工作站了解干部驻村情况。

赵家洼村是岢岚县人大的扶贫点,11名干部对口帮扶15户贫困户。记者回访时,土灶的锅里放着驻村干部还没吃的几个花卷、一碗米饭、一碗炒豆芽。

岢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玉春回忆说:“总书记很关心我们在这里的生活,还掀开锅盖,看我们的伙食。我一开始还很紧张,但看到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说感谢我们的工作,就不紧张了,很受鼓舞。”

贾玉春说,群众过得苦,我们这些驻村干部就是党派来的人,我们一定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办公地合影(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离开赵家洼村,习近平来到岢岚县宋家沟新村看望易地扶贫搬迁的困难群众。宋家沟新村规划安置20个自然村、145户、265人。新村统一设计,独门独院,设施完善,贫困户搬迁一分钱都不用花,和旧村形成鲜明对比。

在老党员张贵明家,习近平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挨着看,边看边询问他家的情况。“看到院子里的菜苗,总书记说这是辣椒、那是西红柿、茄子、黄瓜。”张贵明说,总书记熟悉农村,想着我们贫困户,我们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随后,总书记在新村的小广场上和在场的群众握手,鼓励大家努力脱贫。村民周明则说,我们都很感动,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等不靠,用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新村村民张贵明(左)与老伴在家里看电视(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总书记肯定了我们易地扶贫搬迁的做法,我们会在一线行动、到现场施工,加快推进115个山庄窝铺3037人的搬迁工作,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

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忻州考察,是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我们一定四级书记带头,党员干部齐上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