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项兴国强军富民的国家战略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马占魁 陈劲松责任编辑:菅琳
2016-06-24 12:47

2.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主持人: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是我们追求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马占魁:习主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我理解,“全要素”指的是融合对象,包括信息、技术、人才、设施、服务等各类资源,在军民两大体系之间共享共用和渗透兼容。“多领域”指的是融合范围,也就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深度融合、相互兼容。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等重点领域,以及海洋、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广泛涉及陆、海、空、天、网等多维空间。“高效益”指的是融合效果或评价标准。军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共用同一个兼容的经济技术基础,做到一分投入、两分产出、多重效益,实现投入产出比值最大化,做到生产力和战斗力双提升。

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各部门、各领域以强军目标为引领,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重点突破带动一般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形成所有领域应融即融、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

主持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好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马占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征,需要有大智慧、大思路和大举措。军民融合涉及军队、地方和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利益,要在市场化条件下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发挥党在军民融合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国家主导,就是要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需要,从国家层面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军民两大体系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要特别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关系和影响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战略规划等重大、全局、长远性问题,都必须科学决策,强力推行,以体现党的领导和国家意志。需求牵引,就是充分发挥军事需求的拉动作用。需求既是军民融合的逻辑起点,又是军民融合的最终落脚点。它具有军民通用、单靠军方或地方力量难以实现等特点。在当今军民技术通用时代,有些项目短期看是军事需求,长期看也是民用需求。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对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产业质量、服务经济社会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测,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市场运作,就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军民融合的自觉性、积极性,走出一条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国防建设提供的是安全服务,作为一项纯公共产品只能由国家提供,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依靠计划手段或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理论和实践证明,构建有序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保持适度竞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还能不断扩大融合范围,增强内生动力,找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佳均衡点。

需要说明的是,党的领导、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和市场运作四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有机统一于军民融合的全过程、各领域。在强调国防建设公共产品属性的同时,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等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吸引全社会积极支持国防建设、投身国防建设,特别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彻底改变目前部分领域和行业中存在“融得越多、损失越大”的不合理现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