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12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国际伤残军人运动会上,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卜嘉仪成为赛事举办以来的第一位华人志愿者。
期末考试结束第二天,她改签了回国的机票,19岁的北京女孩,背上心爱的古琴,从华盛顿直飞奥兰多。为何要去?理由很简单:伤残军人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更值得钦佩。
奥兰多国际伤残军人运动会有15个国家的50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间隙,卜嘉仪用古琴弹奏的一曲《卧龙吟》把中国文化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滋润人心的音乐像阳光一样温暖着运动员的内心。作为本届运动会唯一的华人志愿者,卜嘉仪给参赛选手带去了来自中国的关爱和支持。
这里仿佛一个“地球村”,大家彼此之间友好和睦。卜嘉仪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肤色和不同国籍的人,从他们快乐的眼神、友善的话语中感受着这群可爱的人带给她的正能量。
“体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卜嘉仪说,“只要是善良的,有激情的,乐观积极并付诸实践的行为,在这里都会引起共鸣。”
在这里,伤残不是消沉颓废,而是化茧成蝶,浴火重生,超越和突破自我。一位英国运动员,把袜子套在假肢上,把两条裤腿拽到一样长,让卜嘉仪帮他照相,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别人完全看不出他身体上的残疾。
军人是战无不胜的象征,也是和平的使者,但军人没有金刚不坏之身。身体健全时,他们以军人的忠诚和勇敢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当硝烟散尽,即使身体残缺,他们仍以顽强的勇气和意志力战胜病魔。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时刻感染着卜嘉仪,也是她此行的最大收获。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