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美军推进无人舰队建设冲击地区安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许芳铭 责任编辑:孙悦
2025-11-20 07:05:00

美军推进无人舰队建设冲击地区安全

■许芳铭

近日,在2025年印太国际海事博览会上,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集团宣布ROMULUS-190型无人艇已进入建造阶段。该型无人艇依托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快速量产,支持单艇自主打击和多艇蜂群协同攻击,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交付。近年来,美军持续推进无人舰队建设,其军事部署加剧了海上冲突风险,对亚太地区安全构成挑战。虽然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美无人舰队建设并未达到预期,但仍值得警惕。

自提出要建设一支有人、无人系统相融合的部队愿景以来,美军无人舰队发展路径历经两次关键调整。第一次是2018年前后,因项目分散与技术成熟度不足,美军收缩战线,将资源向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和中型无人水面艇集中,为此组建了第1水面发展中队,下辖无人舰艇分队(后升级为第1无人水面舰艇中队),专攻大中型平台战法验证,重点演练防空、电子战等。

第二次是自2023年起,受俄乌冲突影响,美放缓此前的大规模列装计划,明确聚焦自主算法、韧性数据链与模块化载荷等方面的突破。同时,将第1水面发展中队升级为大队,下辖第1无人水面舰艇中队和新组建的第3无人水面舰艇中队,第3无人水面舰艇中队专注于中小型无人艇战术研发,为“复制器”计划(美军宣布的一项无人作战系统规模化部署计划)的低成本、规模化运用提供直接支撑。

为系统推进无人舰队建设,美军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组织架构方面,设立颠覆性能力办公室,负责统筹无人舰艇研发与试验资源;第1、第3无人水面舰艇中队分别聚焦不同类型平台的战术与技术验证,共同构成多类型平台协同体系;第66特混舰队重组为“全域特混舰队”,整合无人机、无人艇等装备,重点验证有人—无人协同打击流程;隶属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的第1、第3无人潜航器中队负责战术研发与深海测试,形成水下作战链条。

项目管理方面,美军调整装备发展策略,缩减2000吨级无人水面舰艇规模,并搁置垂直发射系统方案,转而优先发展通用型无人艇。该型艇通过模块化载荷可实现任务快速转换,单艇造价明显下降。资源配置方面,2026财年海军无人系统预算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专项拨款聚焦跨域自主作战软件研发,大型无人潜航器和反无人机系统亦获独立资金支持,形成硬件采购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并行的投入模式。

然而,美国无人舰队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今年6月,其小型无人艇在测试中失控撞翻拖船;7月,又有两艘无人艇分别出现熄火、撞舰事故。接连的技术故障暴露出美军在海上无人装备发展中的多重困境:一是自主算法的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仍显不足,高海况下的故障率远超预期;二是无人系统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职能重叠导致资源浪费与标准混乱;三是成本控制面临现实挑战,尽管通用型无人艇造价下降,但软件迭代与维护费用的持续攀升已形成新的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全域作战”战略与“复制器”计划的推进,已对亚太地区安全稳定造成冲击。亚太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区域,不是地缘博弈的棋局,更不是霸权黩武的竞技场。美军若痴迷于谋求地区霸权,再庞大的无人舰队计划,最终也难逃镜花水月的结局。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国际社会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决遏制任何破坏地区稳定的军事冒险行为。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