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防治方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英昕 杨旭 白天任 责任编辑:益西拉姆
2023-11-12 07:38:39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防治方法

■杨英昕 杨旭 白天任

姜晨 绘

软组织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训练伤。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半月板、骨膜、滑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训练前准备活动不足、训练动作不规范、训练方法不科学、气候因素等,都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分为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一般是运动过程中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急性软组织损伤现场处理的总体原则为局部制动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需要注意的是,冰敷时间应在伤后48小时内,加压包扎时使用弹性绷带。慢性软组织损伤是局部组织过度负荷或在一段时间内遭受反复损伤而引起的劳损。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当也可能发展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总体治疗原则为管理疼痛和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软组织损伤一般发生在上肢、下肢和脊柱部位。上肢部位的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肩关节脱位和肩袖损伤。下肢部位的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半月板损伤和前交叉韧带撕裂。脊柱部位的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其稳定性仅由关节囊、韧带及肌腱等几个特殊结构来维持。如果训练时用力过猛、动作不规范或不慎跌倒,易使肱骨头冲出关节盂,发生肩关节脱位。此外,肩关节负荷过多、肩部肌肉过度疲劳,也会诱发肩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肩关节脱位,应及时对肩关节进行复位。患者仰卧,操作者面向患者站于患侧,双手握住伤肢腕部,足跟放置于伤肢腋窝,然后双手牵拉腕部、足跟蹬腋窝,做持续稳定的对抗牵拉。牵拉过程中,足跟向外推移肱骨头,同时旋转上肢、内收上臂,即可复位。需要注意的是,肩关节复位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实施,不可自行盲目复位。复位成功后,立即用颈、腕吊带或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固定期间禁止进行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可适当耸肩和活动腕、指关节。若肩关节固定后仍反复脱位,检查提示肩关节结构不稳定,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肩袖具有维持肩关节稳定、保证肩关节运动功能的作用。当构成肩袖的肌腱软组织受损时,就称为肩袖损伤。大部分肩袖损伤患者在发病早期无任何不适症状,有时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肩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肩关节上方、后方。除肩关节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局部明显压痛、活动受限等情况。突发肩袖损伤时,应在48小时内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疼痛、水肿,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固定,必要时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48小时后可进行热疗、离子导入、超短波及功能康复锻炼等康复治疗,以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恢复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袖力量训练,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肩关节的原功能水平。进行肩袖力量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防止过度抬肩造成二次损伤。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在部队官兵、运动员中较为多发。官兵进行运动或训练时,在膝关节半屈状态下,受身体的惯性力或侧方撞击力影响,极易造成半月板撕裂损伤,尤其是进行快速奔跑、急速转弯、奋力跳跃等动作时。战友们可通过以下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半月板损伤:①疼痛。半月板损伤后,走路时半月板会受到挤压,膝关节内部可能有疼痛感。疼痛还会放射到膝关节间隙。因此,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也是检测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沿着膝关节寻找半月板区域,用拇指从前往后逐点进行试探性按压。如果存在明显的压痛感,说明半月板有一定程度的受损。②绞索卡压。屈伸膝关节时,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需要晃动几下才能正常屈伸。③弹响。屈伸膝盖时,经常发出“咔咔”的弹响声,但无明显疼痛。④膝打软。膝打软指膝盖突然无力,一般是损伤时间较久、膝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力量退化所致。⑤肿胀。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腔内肿胀、有积液。若出现以上症状的其中3种,可能就是半月板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

前交叉韧带撕裂。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连接上下关节面的一条韧带,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有重要作用。前交叉韧带撕裂一般有明确的受伤史,如跳跃落地时膝关节内扣、跑步时突然扭转膝盖等。前交叉韧带撕裂后,膝关节会出现明显肿胀症状,损伤严重时膝关节明显松动,主要表现为屈膝或发力时胫骨向前滑动。军医可通过“抽屉”试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保持仰卧位,双膝屈曲90度。检查者坐于床上,固定患者双足,然后双手握住患者小腿上段,做前后推拉动作。如患侧胫骨较健康侧胫骨向前移动的距离大于6~8毫米,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需要进行手术重建。若膝关节没有明显松动,可进行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疼痛和麻木等。如果晨起时腰部僵硬,咳嗽、弯腰、抬重物或久坐起身时腰痛突然发作且疼痛剧烈,膝关节以下小腿疼痛明显,不能站立或行走,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应及时就医。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电、磁、声、光、热治疗)、中医传统疗法(针灸、推拿)、局部封闭或针刀疗法。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考虑进行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病史超过3个月,且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症状较重;疼痛剧烈,难以行动和入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巨大间盘突出,导致神经严重受压等。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如果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压痛,腰部牵扯肋部、臀部和大腿部疼痛,持久弯腰或负重训练后感觉腰部酸痛难忍,很可能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外用活血止痛药物、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推拿治疗、局部封闭和针刀疗法等。大多数患者应用上述疗法后,可以缓解腰痛症状。若经上述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长期不能治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