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这几辆有磨痕的小板车,见证了一代代采购人的传承与担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洲 责任编辑:孙悦
2025-11-19 07:56:29

把“小板车”一代代传下去

——联勤保障部队某采购服务站一名文职人员的带教心得

■讲述人 李 洲

单位办公楼走廊有几辆半人高的铁制小板车,是我们平时工作常用的搬运工具。小板车有些旧了,把手处有磨痕、置物架有锈迹,但依旧是我们的好帮手,也默默见证着一代代采购人员的奋斗历程。

记得几年前,科室领导把帮带新入职文职人员的任务交给我时,说了句:“小板车该传下去了。”从那开始,我先后帮带了4批文职人员,带出多名技术骨干。

我首次帮带的,是文职人员小杨。我把他带到工位旁,示意他从小板车上拿起标书箱。他单手一拎,箱子纹丝不动。“采购人的第一课,是学会敬畏使命职责的重量。”我指着小板车的磨痕说,“咱们要不忘昔日奋斗之艰、不忘肩头责任之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练就保障打赢的过硬本领。”看着小杨若有所思,我也暗下决心,要把自己摸爬滚打20多年的采购工作经验倾囊相授,让他尽快成长、少走弯路。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办公室,发现小杨正对照采购评审的有关资料研究招标文件。看见我,他好似看到了“救兵”,接二连三问了不少问题。从此,每天下班后我们都会晚走一会,我结合工作实践为他答疑解惑,帮他攻克了一个个理论难题。

实操阶段“帮”到什么程度、“带”好哪些方面,是帮带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次采购开标现场,供应商对资质审核提出质疑,负责相关工作的小杨一下后背绷直。看出他的紧张,我用眼神鼓励他大胆答复。他用我教的三步质证法,有理有据地解答了供应商的疑问,得到了对方的理解认可。

晚上复盘时,小杨反思工作中的疏漏,回忆自己后背冒冷汗的紧张场景,真挚地说:“希望今后在开标现场我都能胸有成竹,不要再有心里没底的感觉了。”

小杨的收获和感悟很实在,我也进一步认识到,比起他人告知提醒,通过自己实践、改正而完成任务的过程,会记得更牢、收获更多。因此帮带人要为新入职文职人员留下探索试错的空间,不能一手包办。小杨后续的成长进步,也印证了我的想法。

有一次,我们在档案室整理文件时,发现一份有争议的案例。我提出让他模拟主审,他很感兴趣,理清思路后列出工作流程,但在使用某项政策法规时一时卡壳。“政策运用不是背记法条,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用活用好、解决实际问题。”我用运送标书走坡道的经历提醒他,“法规就像防滑纹,平时觉得硌脚,关键时能救命。”

后来,他加强对政策的理解,自创的“法条情景推演法”被纳入新入职文职人员培训手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开展帮带工作的接力棒已经传到小杨手中。他帮带的文职人员有时也会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我就会指一指并排放着的两辆小板车——“老伙计”旁的新车,把手上也渐渐有了磨痕。我想,帮带工作就像这样——把曾经指引自己的“小板车”,稳稳地交到下一个人手中。

(马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