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兵难”到“参军热”的转变

——山东省军地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卫华 徐 强 卢 军责任编辑:乔梦
2015-09-21 09:16

从“冷”到“热”,征兵工作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大胆探索

顶层需要改革,基层更要创新

调整征兵时间、修订体检和政治考核标准、不断完善优待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征兵工作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军兵员素质结构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顶层需要改革,基层更要创新。“没有大胆的探索,就不可能出现热潮涌动的工作局面”,山东省各级兵役机关对此感触很深。

单就大学生征兵工作而言,探索创新的步子从未停止。在济南大学,活跃着一个小有名气的学生社团——翼虎军团。社团成员都是在校学生,都是军事爱好者。浏览社团活动计划,队列训练、主题演讲、擒拿格斗、征兵宣传……丰富多彩,军味十足。学校武装部部长栾志强介绍说,社团不光宣传征兵,而且成员大都是预征对象。今年,该社团就有12名学生报名应征。

在青岛,在淄博,在山东很多城市的高校,都有类似以储备兵员为目的的学生社团。这一做法,其实也是加强大学生兵员征集的一种探索。各高校组织新生军训时,都把国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及时对有参军意向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做好预征预储,次年积极鼓励他们报名应征。目前,“入学军训——预征预储——跟踪培养——兵役登记——次年应征”的大学生兵员征集路子,已逐步在各高校推开。

今年,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征集工作,山东省军地继续深化改革。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征兵办联合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进行了一场调研,感到全省高校虽多,但分布很不均衡,济南、青岛两市高校数量占到全省近半数,而一些偏远地区高校很少,单纯依据人口数量分配征集任务、实现大学生征集突破的难度很大。

随后,省征兵办牵头相关部门反复协商论证,最终定下决心:直接向高校赋予征兵任务,征兵工作结束后组织排名通报。而为托底保证完成任务,同时赋予兵役机关对高校征兵的统筹调控权,使自主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

放眼全省,创新之举比比皆是:高密市将体检、政治考核时间适当提前,腾出时间用于役前教育,让预定兵员提前适应部队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思想退兵;茌平县变乡镇初审初检为全县集中初检,公开“海选”有效提高了兵员质量,夯实了廉洁征兵的基础……

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半熄灯睡觉,练队列、搞体能、整内务、看新闻、站岗执勤、紧急集合……8月18日至20日,嘉祥县人武部组织120名通过体检、政审的双合格预征青年,到民兵训练基地体验军营生活。人武部部长吕成刚告诉记者,这次体验活动严格按照连队一日生活制度开展,目的就是要对预征青年在思想态度、身心素质等方面进行锤炼,将不合格人员提前淘汰,确保最终送往部队的都是过得硬的优质兵员。据山东省征兵办同志介绍,今年,山东各地普遍开展了“军营体验周(日)”活动,不仅丰富了役前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减少思想退兵。

此外,该征兵办还在全省范围推行使用《定兵辅助决策系统》,定兵时确保做到高学历优先、党团员优先、有特长者优先,有力推动了征兵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排除了人情干扰,让择优定兵变得具体而直观,真正实现了阳光定兵、公开透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