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黄山双拥更赞:连续34年无责任退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朱达 张文锦 宋开国责任编辑:乔梦
2016-01-14 09:18

“黄山松”下谱写双拥曲

■本报记者 朱达 通讯员 张文锦 宋开国

新年伊始,记者踏访皖南,走进风光旖旎的黄山市。近年来,这座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双拥”成绩——连续3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6次被评为安徽省双拥模范城。

兵如松,爱如山。如果说驻黄部队是挺立的“黄山松”,那么由爱军拥军故事交织成的“双拥赞歌”,犹如声声松涛,在黄山群峰间久久回荡,在新安江畔绵延回响。

融合发展理念,让“奇松”枝繁叶茂

2015年7月,武警黄山市支队营区附近一条崭新的“双拥路”正式开通。这既是一条“惠民路”,也是一条军民“连心路”:道路两旁遍布着双拥文化铜质雕塑、双拥主题标识和标语。徜徉黄山市区,条条“双拥街”、座座“双拥桥”、片片“双拥林”与秀美山色交相辉映,成为见证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议大事不忘议国防,抓经济不忘抓双拥,黄山市瞄准国防建设“需求点”找准“融合点”。近年来,该市制定《拥军优属合格单位考核标准》,建立党委议军会议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双拥联席会议制度:在民用机场加装应急导航等战备设施,在政府广场、湿地公园建设人防应急疏散点,结合“数字黄山”工程健全国防通信指挥网络,联系汽车零部件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签订预征预储协议,建立经济动员中心,引接地方气象、交通、应急等部门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军地信息互通机制。

融合发展实现军地共赢。几年前,黄山市在风景秀丽的新安江畔,拨出专门用地建起一座“杨业功纪念馆”。目前,该馆已接待军地各界3000多批12万余人次参观,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红色名片”,也成为部队开展政治教育的新课堂。近年来,驻黄部队积极投身“抢险救灾、援建重点项目、扶贫帮困、保护生态、捐资助学、共建文明”六大爱民工程,与驻地企业、学校等单位结成400余对共建对子,出动3万人次参与地方建设,投入兵力2.9万人次参与抢险救灾,支援地方植树10万余株,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500余万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