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校学生军训矛盾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苗禄权责任编辑:杨红
2015-11-05 00:13

近年来,随着高校数量和招生人数逐年扩大,学生军训任务日益加重。如何科学统筹承训力量,合理规划承训时间,妥善处理学生军训与部队自身战备训练关系,确保部队战斗力建设和学生军训双促进、双落实,是当前军地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问题。笔者认为,各级应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学生军训面临的矛盾问题,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积极有为地研究破解办法。

立足当前,积极展开错峰训练。目前,高校习惯于把学生军训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集中在8-9月份统一开展,这个时间段也正值部队演习演练的关键时期,征兵时间的改变,使新兵训练也安排在这一时段,部队需要抽调大批官兵完成新兵训练准备任务,进一步加剧了承训力量不足的矛盾。开展错峰训练,是当前解决这一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着眼学生军训的创新发展,应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把学生军训分散在两个时段进行,8-9月份新生入学为一个时段,第二年4-7月份为第二时段,使部分高校军训错开部队战术合练、演习和新兵训练时间,既可以减少一次性派兵峰值,缓解部队承训压力,也可以使部队更好地兼顾自身战备训练和学生军训双重任务,为学生军训提供更加充足、优质的兵员。

深入挖潜,整合承训力量资源。自1985年开始试点以来,高校军训任务多由现役部队承担,2002年全面普及后,军训任务成倍增长,需要扩大承训人员的选派范围,改变以往由现役部队为主承训的单一做法,逐步采取现役人员与预备役人员相结合、国防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相补充的承训模式,通过培训和资质认证,建立一支多元化的高素质教学训练队伍。一是向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拓展。预备役部队数量多、分布广,预编预备役人员多数是部队转业、退役人员,有的在服现役期间还承担过军训任务,各省军地职能部门可以抽组一些预备役训练骨干,经过短期集中培训和资质认证后,作为现役部队承训力量的补充,承担部分高校的军训任务。二是探索国防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承训新途径。目前,一些担负国防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已经组织国防生承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应把国防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作为高校学生承训的一支新生力量,加强探索研究和总结推广,进一步提高承训的质量效益。

着眼发展,稳步推进基地轮训。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军训采取由部队选派官兵分散到各个学校组训的方式,不仅给部队承训带来压力,承训官兵的管理也有一定难度,而且学校操场因为缺乏相应训练场地和器材,学生军训大纲规定的实弹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内容难以落实,不仅军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单一枯燥的训练内容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军训热情。开展学生军训基地轮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各地应着眼学生军训基地化训练的发展方向,根据高校的整体布局,统筹制定学生军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一方面,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军地融资、社会集资等办法,新建一批集学生军训、国防教育、后备力量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地、省军区教导大队、部队空闲营房和地方闲置校区等现有训练场地资源,改建、扩建一批学生军训基地,加快推进学生军训基地建设步伐。应研究制定学生军训基地资质认证、管理使用等措施办法,探索基地轮训的方法路子,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高校学生到基地轮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