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时代大潮,我们靠什么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12 07:36

用好改革实践大课堂

■徐向阳

插图:李宇阳

改革实践既是大战场也是大课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对军队建设目标,人员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重塑,是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选择。新的形势任务面前,需要我们以强烈的“本领恐慌”直面机遇挑战,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用好改革实践这个大课堂,学好能打胜仗这门“必修课”。

我军已多年没打仗。能不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如何打赢未来战争,是横在官兵心头的一道坎。深化改革的明确指向,就是强化军队战斗队职能,要求每名军人必须更加投入地学习军事、研究战争、练兵打仗。大抓实战化训练,就是要全面锻造能打胜仗的过硬部队。如何把和平积习从头脑里逼出来?如何使各级军官真正进入指挥员角色?唯一途径就是踏踏实实地研究战争、练兵备战。只有当我们真正把打胜仗看作命根子,把练打仗当作家常饭,边实践边思考边研究,才能真正解决“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的突出问题,才能掌握克敌制胜的看家本领。

从容迎接挑战,敢向强敌亮剑,是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先要学习世界一流军队。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首先要求中国军人目光“走出去”。我军有着光辉历史和辉煌战绩,但过去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能打传统战争不等于能打现代战争。不知对手,何谈对策?我们应当以学习的姿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吸收外军先进军事思想,既研究世界军事强国军事行动的筹划决策,也摸清其指挥机构的秉性特点,既研究借鉴其长处强项,也深入剖析其短板弱点,以专注态度培育专业素养,探索未来战争的制胜方略。

未来战争呼唤探索未来的头脑。深化改革,就是在设计军队的未来,从现在改起,使现在成为过去与未来的转折点。信息化是未来军队、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是战斗力建设的“倍增器”,也是需要着力提升的关键性领域。然而也要看到,最关键的制胜法宝并非单纯的信息技术,而是在人,特别是指挥员的综合素养。一切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军队、军人的成长成熟,都是在有效的军事实践以及有效的思考探索中萌芽和收获的。我们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信息化知识,强化信息化思维,提高信息化素养,把手中武器装备用到极致,着力打牢理论、体能、技能、指挥和作风基础,也应着眼未来审视当前的军事实践,大胆思考和探索,勇于批判和否定自我,在改革强军实践中,始终保持探索者的勇敢精神、创新能力,以不断加强学习来打造“更新更勇敢的头脑”,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聪明才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