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戴林

来源:解放军第210医院责任编辑:马依
2016-05-05 17:41

在当今这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仍有这样一位医术高明的医者,时刻从患者角度出发,用最犀利的眼光审视疾病,用最纯洁的心灵守护生命,把医术当艺术去追求,他就是解放军第210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戴林。

2012年,一位刚过半百的程姓男患者,因为长期受到腹泻的困扰,慕名来到了戴主任的诊室。初次见面,他看起来竟像一位古稀老人,愁容满面的他带来了本市权威医院的结肠镜报告,上面诊断是“结肠多发息肉”,他怀着期盼的心情,希望戴主任能帮他解释,为什么反复多次切除之后,息肉还这样疯长。

戴主任本着他一贯的作风,亲自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查体,发现他指甲萎缩、皮肤色素沉着、大量脱发、消瘦……是Cronkhite—Canada综合征,这是一个在国内外仅见几十例报道的罕见病。面对这样一个罕见病,戴主任指导全科医生翻阅文献,开展病例讨论,综合内科学、消化内镜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制定了口服糖皮质激素加肠外营养辅助的治疗方法和随诊策略。经过不到1年的治疗,患者的体重明显上升,前述的症状完全消失。当再次复诊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的程先生。

一位刘姓男患者,年近花甲,已经因缺铁性贫血在多家医院的血液病房住院,间断输血总量愈千毫升。虽然患者本人依旧乐观,但对家属和他的家庭来讲,已经苦不堪言。一次偶然的机会,患者便潜血阳性,以“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住进了消化内科。

戴主任在大查房中,追踪到患者时常有鼻出血症状,并且胃镜和结肠镜下均发现了多处“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再详细询问家族史,患者的姐妹中也有频繁鼻出血的症状。这样,“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浮出水面,继而针对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部位进行内镜下APC治疗,从根本上控制了贫血的持续进展。

戴主任从医的30年,也是消化腔镜技术飞速发展的30年。他的消化内镜技术用“镜艺求精”形容毫不为过。2004年他在大连率先引入无痛胃镜技术和单人肠镜技术,使胃肠镜检查不像以往那样痛苦,许多患者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做腔镜检查都是“慕名而来”。2008年,他率先在原沈阳军区开展内镜下胃造瘘术,曾经受邀赴原沈阳军区总医院为一位90多岁常年瘫痪在床的老首长完成了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治疗。

戴主任将内镜超声技术、ERCP技术、EMR技术、ESD技术先后率先引入辽南地区,使许多患者免受传统开腹手术之苦。在他的领导下,现在第210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整体水平处于原军区及当地的前列,被评为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及原沈阳军区消化疾病诊治中心。

如今,戴主任仍然坚持为上门求诊的患者亲自查体,为普通患者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为到科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指点迷津。把病人当亲人去对待,把工作当乐趣去享受,把医术当艺术去追求,带领着第210医院消化内科团队,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把更多幸福带给千家万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