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赵淼,解放军第306医院,医务部计划科。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其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方面必不可少。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冠以维生素的保健品和功能食品饮品,很多人把维生素当成“补药”使用。殊不知,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会造成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笔者在此谈谈几种常用维生素的潜在风险。
一、大量使用维生素的危害
1、过量服用维生素A可能导致贫血、毛发脱落、眼痛、头晕、呕吐,甚至引起眼球突出和代谢紊乱,并可能留下后遗症。
2、过量服用维生素C,轻者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重者还会诱发血尿、肾结石,甚至降低部分妇女的生育能力。
3、儿童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引起低热、烦躁、哭闹不安、厌食吐奶、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如含钙、磷的制剂,含镁的抑制胃酸药,治心脏病的洋地黄类药等,可能会引起肝脾肿大、肾脏损害,加重心肌梗死和心衰程度,甚至会突发死亡。
4、过量使用维生素E同样有中毒危险,产生氧化作用,引发发育过早、性早熟和性特征改变等不良反应。
二、如何服用维生素

1、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在吃饭的时间服用维生素。最好在胃没有排空的状态下服用维生素,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返胃、胃疼等不适症状。
2、维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物中含有脂肪时方能够达到良好的吸收效果。
3、维生素C及常用的B族维生素为水溶性维生素,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破坏失效,不宜用热水送服。
朋友们,维生素对人体很重要,但安全合理使用更重要。莫把维生素变成“危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