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蛛网膜下腔在哪?蛛网膜是很薄的一层结缔组织,半透明,位于硬脑膜深部,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膜下腔。腔内含有脑脊液。

颅内压相对好理解,就是指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这个很重要,一切颅脑的变化最初并最终都会影响到颅内压。当颅内压增高时,就会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引起脑积水的原因很多,我们常把它分为两大类: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就是指脑室系统某一通道发生狭窄或阻塞,使脑脊液全部或部分无法进入脑池及蛛网膜下腔,出现阻塞部位以上的脑室系统扩张。原因很多,有发育性异常、炎症、出血、肿瘤压迫等。
交通性脑积水:这个名词一听就堵。原因有两条,一为脑脊液分泌过多(比如脉络丛乳头状瘤或癌等),一为脑脊液吸收障碍(感染、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都可引起)。
不论何种情况,医生一般都会要求进行脑CT或MRI检查,婴幼儿还需测量头围。有时,还需进行腰穿检测颅内压。治疗很明确:
1. 病因治疗:对于梗阻性脑积水应解除梗阻因素。
2. 药物治疗:减少脑脊液分泌,增加机体水分排泄。常用的药物有利尿剂和醋氮酰胺。但是,这只是针对轻型的病人,绝大多数病人并不适用。醋氮酰胺很便宜,已经没有厂家生产了。
3. 脑脊液分流:就是将脑脊液引流至其他体腔。最常使用的是脑室-腹腔分流,这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是首选治疗方法。如果进行腹腔分流存在禁忌症,还可进行脑室-心房分流和脑室-脑池分流。
4. 应用神经内镜技术三脑室底造瘘:适用于脑室系统堵塞而大脑表面蛛网膜颗粒吸收正常的脑积水病人。
这个病能治好吗?单纯的脑积水经适当外科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5%,其中70%智力正常,10%的患者治疗后脑积水停止而可以不依赖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