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究竟是啥病?专家为您来解答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6-27 08:37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房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60岁以后增加显著。房颤可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房颤、持续房颤和永久房颤。

房颤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有心悸、乏力、眩晕等症状。但有时房颤发作,患者无症状;而有症状的房颤患者也存在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房颤的发作。

诊断房颤仅仅靠心电图是不够的,特别是阵发性房颤易被漏诊,需要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

无论医生和患者都容易对房颤的危害认识不够。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房颤患者的卒中率是普通人的5倍,后果更严重,发病后一年内死亡率增加,而且卒中后长期严重致残的风险上升近50%。

以往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可达龙等抗心律失常治疗和使用华法令等抗凝治疗,结果并不理想。常常由于医生或患者过分担心抗凝过度导致出血等并发症,以及使用华法林时需要定期监测,而使绝大多数患者得不到充分的抗凝治疗,但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最佳手段。使用抗凝药的出血风险与不用抗凝药患卒中的风险相比,卒中风险是更严重的,不可控的。目前不断有副作用更小、使用更方便的新型抗心律失常和抗凝治疗药物问世。而在有的医院可采用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来治疗房颤,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李辉 解放军第306医院心血管内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