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习主席联勤保障部队成立训词,践行习主席关于“精准扶贫”“将军队医院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指示精神,解放军第210医院与大连市残疾联合发起了“解放军第210医院贫困家庭百例光明行动”。本次公益活动成立了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邵岩主任、解放军第210医院眼科董晓飞主治医师为主的专家团队,以患有白内障的贫困家庭、老军人、军烈属、孤寡老人为目标群体,将有百名白内障患者在活动中受益。目前,已有3名患者经过手术重见光明。

邵彦主任和董晓飞博士在手术中
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指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引发视力减退的眼部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为老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两年前, 84岁的朴兰芳老人右眼出现视力减退、重影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她染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身体条件不理想,导致她只有一次机会接受手术。在得知解放军第210医院同意为她进行手术后,她哽咽地说:“我也走了不少医院,知道白内障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除了手术治疗,无法复原。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是这次不能进行手术,恐怕我就没有机会了……感谢党有这样好的政策,感谢医院能够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朴奶奶拉着董晓飞医生说个不停。
80岁的李玉珍老人生活在一个军人世家,哥哥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老伴儿从部队退休,子女也都是军人。“一年前,我的右眼视力快速退化,左眼也在一点点模糊。就是人站在我跟前,我也只能看个大概,有时看电视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当时就想,这人老了,真是哪都不中用了。”作为一个老兵,李玉珍老人对部队医院有着莫名的信任、特殊的感情,她的老伴儿年初时在解放军第210医院进行了手术,这次轮到自己,她依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解放军第210医院。

贾淑芳老人今年84岁,患白内障已经3年。女婿是现役军人,在某装甲兵部队工作,常年执行外训任务。因公务繁忙,对老人的照顾难以周全,常常心怀愧疚。在得知解放军第210医院为自己的岳母提供手术,治愈了白内障后,特意从外地某训练场打来电话,表达感激之情。
解放军第210医院为确保患者的手术质量,所有受益患者全部使用从美国进口的“眼力健”人工晶体。本次公益活动大连市残联对每名患者给予1000元补贴,解放军第210医院在此基础上,对医保、农合患者的自费部分予以减免,真正实现患者“零支出”。


大连电视台一套频道《新闻锋线》栏目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

大连市残联康复处处长徐明哲接受采访
创新精医,团结博爱,亲民爱民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光明行动”在行动,军民鱼水洒爱心。解放军第210医院将以高昂的热情、优质的服务,持续为滨城广大军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邵彦

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教研室主任,眼科主任,眼科白内障专家,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大连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治疗,率先在省内及大连市开展了多项白内障手术新技术,使大连市白内障手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等先进水平。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1995年率先在大连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2000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2004年开展虹膜型人工晶体植入;2005年开展了双人工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植入的张力环植入;2006年开展了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2006年率先在东北三省完成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2015年在大连率先开展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
董晓飞

解放军第210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眼科博士。目前博士后在读。原沈阳军区眼科学组委员。临床工作14年,经验丰富,曾在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工作学习5年。参与申请国家及上海市科技课题多项。在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参与《进修医师眼科学分册》等书籍的编辑。专业特长: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后节疾病综合诊断及治疗。
(摄影: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