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戒烟 远离“沉默杀手”慢阻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毛秀国责任编辑:柴潇
2016-11-16 11:32

今年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第100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顾红军提醒,慢阻肺并非不治之症,但死亡率较高,积极戒烟有助于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

据介绍,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而著称,是由于吸入香烟和其他有害气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死亡率达到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

第100医院呼吸内科顾主任说,慢阻肺是随着年龄增加出现呼气不畅的一种疾病,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就属于这个范畴。慢阻肺并非不治之症,但死亡率较高。这是因为慢阻肺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起病非常隐蔽,30%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当患者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使治疗陷入被动。再加上患者对此病的认识不够,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出现气急等症状时,往往认为是年龄老化、呼吸功能减退导致的。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慢阻肺病情已比较严重,肺功能损害已难以逆转。因此,慢阻肺被称为生命的“沉默杀手”。

一份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炎检出率为女性的3倍,因吸烟而造成慢阻肺者占到91.2%。

顾主任指出,易患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种:长期抽烟的人;反复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的人;从事的职业有粉尘环境的人等目前已非常肯定的是,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超过20%的吸烟者会发展成为慢阻肺患者,而长期吸“二手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将增加48%。因此,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主要方法。

顾主任强调,慢阻肺本身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只要坚持规律治疗、积极康复,就可走出疾病的阴影,并减少死亡。

如何预防

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要尽早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频繁咳嗽,应避免使用镇咳剂,以免加重呼吸道阻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坚持用药,以消除症状,选择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何早发现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会提醒你,可能得慢阻肺了。比如,吸烟者咳嗽不断;日常爬楼梯、做家务时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45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高危人群,如抽烟人士、有家族病史者更应“提高警觉”,即使无症状,也建议从40岁开始定期做肺功能检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