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肩周炎,不少人对它既熟悉又头疼。时值严冬,很多人的肩痛有所加重。解放军第81医院康复医学科龚海洋副主任医师介绍,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和急、慢性损伤,加之风寒湿邪侵入,致局部产生广泛性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也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和“肩痹”等。
肩周炎的成因可总结为四点:“静”“老”“伤”“寒”
“静”为喜静不喜动,缺乏运动。
“老”是肌肉骨骼等组织产生老年性退变。人到了50岁左右,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长久下来,筋骨就会受到影响,肩部关节就会运行不畅。
“伤”为因外伤引起劳损。由于肌腱本身的供血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有退行性改变。加上肩关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比较频繁,双肩部软组织经常受到上肢重力和肩关节大范围运动的牵拉、扭转,容易引起损伤和劳损。
“寒”为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其中湿邪长期滞留于关节,是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如果长期居住在湿气重的地方,或者夜间睡觉受凉就容易造成湿气侵入筋脉内引起关节疼痛。
龚主任指出,肩周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以及肌肉萎缩,可以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及恢复期。急性期是肩周炎的早期。这时候会出现肩部自发性疼痛,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有的人会感觉在穿衣服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剧,不能梳头洗脸,特别是到了晚上疼痛会加剧。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者减少,梳头、穿衣、举臂均感到困难,持续时间久,通常2-3个月。到了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患者可有轻微疼痛。肩关节慢慢松弛,关节活动也逐渐增加。

这些人群较易出现肩周炎
龚主任介绍,肩周炎过去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现在在办公室白领中也很常见。颈肩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缺乏锻炼,夏天吹空调或冬天受冻受寒都是致病因素。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多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呈持续性,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平时中老年人要进行适当的肩部锻炼,持之以恒。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目前治疗方法是多样的,可采取推拿、针刺、药物、物理、运动、手术等治疗方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基本功能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