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治耳鸣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孙建芝责任编辑:柴潇
2017-06-15 16:53

解放军第306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建芝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

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它的特点是起源于耳部各种各样的声音感知,但是没有相应的外界声源,即患者在无相应的刺激下产生持续的恼人的声音。据统计耳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0%以上。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耳鸣的发生率也是有增无减。耳鸣会影响耳鸣者的生活、情绪,严重者甚至会让人痛不欲生,患上严重的抑郁症甚至自杀。

引起耳鸣的因素很多,听觉传导通路上任一部位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耳鸣。不良的生活方式、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的身心疲惫和过于嘈杂的环境也可导致耳鸣。临床上除少部分有确切病因的耳鸣外,大部分主观性耳鸣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耳鸣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如果耳鸣持续发生且病因不明确,或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或病因治愈后仍表现出严重的耳鸣等可以考虑1992年Hazelley及Jastroboff首先提出了耳鸣的习服治疗。耳鸣的习服治疗方法包括五部分内容:低强度的噪音掩蔽;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训练;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低强度的噪音掩蔽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无副作用。该方法也就是我所说的“以毒攻毒”治疗耳鸣。

掩蔽治疗是指通过外界给声来达到减轻或消除耳鸣的目的,其掩蔽效果可分为主动性减轻和被动性减轻。前者指在给声期间耳鸣被抑制,后者指掩蔽结束后耳鸣持续被抑制。从心理上讲,外界的掩蔽声较之内部的耳鸣声更易被人接受和忽略,比如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噪声,冰箱、洗衣机、电脑及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但是从心理上我们是接受和忽略的。

耳鸣掩蔽治疗的适应证

1.长期、严重的耳鸣;

2.病因不明的耳鸣;

3.耳鸣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

4.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

5.病因治愈后仍遗留耳鸣,如突聋治愈后的耳鸣。

耳鸣掩蔽治疗的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包括:听觉过敏、诊断明确但症状未控制的精神疾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是在上述基础疾病控制后,仍可以进行掩蔽治疗。

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

英国 London-Nottingham 研究发现其有效率达69%;美国 The Tinnitus Clinic of the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研究其有效率达 6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有效率83%~87%。目前我国尚没有大宗的有关于耳鸣治疗有效率的报道。

TIPS:耳鸣掩蔽治疗注意事项

医生或技师需要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处于安静环境中,要增加听觉背景声音。增加耳鸣患者环境的背景声音有助于减弱患者神经中枢对耳鸣声音的分辨,从而减弱对它的感知。可以指导患者使用电视、收音机或录音机等来产生背景声;对于伴有听力下降者,可以使用助听器放大背景声。但需要注意使用助听器的目的主要是放大环境声,如果没有环境声,助听器将对耳鸣的治疗不起作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