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退伍老兵王启发自发慰问全军上百个英模连队

叫声“老班长”更觉责任重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德宇 本报特约记者 李绪成 刘松峰责任编辑:张曦晛2015-10-05 01:55

走访慰问为何选定英模连队

一个背影与一副面孔

10年前,临近春节,王启发在火车软卧车厢偶遇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还有一位年轻人。王启发和年轻人是下铺,另外一家三口是上铺。见孩子只有五六岁的样子,年轻人站起来对孩子的父母说:“咱们换一下,你们带孩子睡下铺更安全!”

年轻人来自北京军区一个英雄连队,是一名士官班长。交谈中得知,年轻人比武荣立二等功,部队安排休假,没买到硬座车票,有腰伤的他只好买了一张软卧车票。年轻人下车时,那对夫妻赞叹:“当兵的就是不一样,哪怕不穿军装,做出来的事也像是个军人!”

两年前,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王启发作为老班长代表被邀请到现场。颁奖会上,他看到了“雷锋班”班长、“董存瑞班”班长等诸多英雄集体的代表,还为4次参加维和的济南军区某部班长张健颁奖。

张健4次阔别家乡,4次远渡重洋。从张健身上,王启发领悟到,一名班长脚下的路究竟可以走多长。是啊,他在遥远的非洲把八一军徽擦亮,走出了一名中国士兵对世界的担当。

10年前,站台上,那位士官渐行渐远的身影,永远定格在王启发心中。两年前,颁奖会上,那位维和士官坚毅的面孔,又让王启发久久难忘。

一个决定就此萌生:重返军营,走访慰问全军英模连队。2013年1月中旬,王启发和他所在企业“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

基层官兵为何喜欢他的课

启发老班长会“启发”

王启发入伍之初担任军械员,重点担负向飞机上悬挂、排放炮弹,检查射击仪器设备等任务。他用砖头练臂力,一块一块向上加,后来单手一次能托15块砖,再托40多公斤的机关炮。王启发代表中队参加各级比武竞赛,两名战士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飞行准备课目,全师最好成绩是30分钟,他一个人27分钟就能轻松完成。比赛现场,团长乐了:“王启发一个顶俩!”师长连声赞叹:“这个战士,人才呀!”

走访慰问英模连队时,一位指导员攥住王启发的手,高举起来给战友们看,大家这才知道,时间过去了40多年,老班长的两手虎口至今还是一片黝黑。当年虎口磨破是家常便饭,破了以后流血,装备上的油就会渗进去,久而久之就像刺青一样。

王启发搞革新也是一绝,他发明的飞机拖靶倒锁钩,靶场上多次现场试用后,主管部门当场拍板:批量生产。对此,王启发只有一句话:“没有苦字在前,所有的聪明巧干都是空谈!”

吃苦就是吃“补”,这是王启发给英模连队战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盛夏时节,在太行山下一座帐篷里,王启发与正在这里演练的某部“红四连”官兵共话强军目标、畅谈怎样当好“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老兵感动了新兵,新兵也点燃了老兵的激情,原计划一个小时的座谈,不知不觉持续了3个多小时。

英模连队为何喜欢王启发的课?一些基层带兵人称赞:老班长很懂军人心理学,新兵入伍讲什么,老兵退伍说些啥,对想考学的怎么鼓励,退伍后创业的该注意些啥,他想得很周到,提醒得很到位。

遍访英模连队还有啥心愿

建座英模连队博物馆

从位于繁华大都市上海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到南澳岛上的“粤东模范雷达站”;从“硬骨头六连”到“狼牙山五壮士连”,都留下了王启发拥军的忙碌身影。两年来,他带着儿子、儿媳、女儿和女婿深入基层哨所连队。

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王启发累倒在走访慰问广州军区“塔山英雄团”的途中。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并发症已经很严重,再不住院动手术就有生命危险。王启发拉着孩子的手,一字一顿地告诫:“我一生有过多种追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想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当个好企业家,带动乡亲们创业致富,这个目标实现了。现在我年过花甲,一个新目标就是从‘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活动做起,让‘拥军慰问到基层’的旗帜树立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万一我不能活着从手术室走出去,你们也要帮我完成这个心愿,走遍全军英模连队!”子女们个个含泪点头。

王启发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经过近100个小时昏迷,醒了过来。从那时起,他像上足了发条一样走访慰问英模连队。在第54集团军,一口气慰问了“红二连”“朱德警卫连”等5个英模连队。与官兵们在一起,王启发讲“安东卫连”英勇顽强的战斗血性,讲“硬骨头六连”压倒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讲“红十连”的闻战而喜,讲“三八尖刀连”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集团军领导听后大喜过望,特意邀他到阅兵基地,给因抗日而闻名的“刘老庄连”上一课。

叫声“老班长”,更觉责任重。如今,王启发最大心愿是建一座英模连队博物馆,以“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为线索,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影视,展示英模连队可歌可泣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今天,以民办拥军教育基地和民办军史馆的形式,教育后人永远拥护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