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脱贫记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赵利 周海良 王磊责任编辑:李文慧
2017-08-14 15:40

杨明遥的病情牵挂着众人心,“白毛女式”案例也摆上了省军区三级军事机关案头,大家分析感到:贫困村致贫原因多样,但基层组织虚弱是通病。2012年省军区定点扶贫20周年经验交流会上,曾三进金寨任职的赵克信的交流发言引发共鸣:“给钱送物不如帮建好支部。”省军区党委提出帮扶经济要向参与基层组织和思想文化建设转变,发挥双向兼职和思想组织建设优势,通过“部村挂钩”,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重点培养优秀退伍军人、民兵示范大户、大学毕业生和专业技术骨干,让优秀党员在支部“唱主角”,致富能手在班子“挑大梁”,建强“战斗堡垒”,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方法对头,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干。“白毛女”一家在各级组织帮助下,通过扶贫贷款等筹措启动资金,创办椿树村第一家制衣厂,为某外贸公司加工服装;张定宏、张定玉两兄弟创办的双新建材厂也开张运营,村民的生活日渐好转……

发展是第一要务,绿色发展则是长久之计。几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九十铺村致富路越蹚越宽,村两委班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信息服务等扶持力度,建设一座现代化粮站,通过收购、烘干、存储一站式服务,让农民卖粮方便、不愁销路;投资兴建地面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家家户户用上清洁能源;2016年,张定宏的建材厂重新改建,购置国家标准化机械设备,首次引进工业机器人,实现高效生产、节能环保,年产值1000多万元,被金安区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白毛女”家的日子同样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儿子宣兴宏在浙江嘉兴买房定居,二儿子宣兴兵盖上了小楼,开着私家车经营生意。村民发现“白毛女”越活越年轻,原来满头银丝竟然生出许多乌发,已经70岁的杨明遥笑着说:“好日子滋润啊,心情舒畅!全托共产党的福,托解放军的福!”

现如今,在九十铺村,富脑袋比富口袋更时髦。周世友告诉记者,过去贫困娃通过省军区“八一”助学机制圆了求学梦,如今村里也拿出资金设立助学基金,对本村大学生给予奖励补助,鼓励年轻人多学知识、多长见识,跳出农门看世界。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冯成,大学毕业后回村创办养鸡场,如今银源禽业拥有标准化清洁蛋品厂、有机肥料厂、生态种植园,开启了“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现代化农业产业综合开发模式……

“到了。”谈话间,车已停在一幢四层白楼旁,大门口挂着的“椿树制衣厂”大字招牌赫然入目,一位身体硬朗的老太太精神矍铄,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