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老兵呼唤:32位烈士家在何方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卜金宝责任编辑:袁帆
2017-09-29 09:23

8月22日,荣河村95岁的老人柴养元(左2)接受采访后与笔者(左1)及中国军网记者合影。1937年8月,他和荣河县各界群众夹道欢迎从庙前渡口上岸的八路军,亲眼目睹了朱德总司令的风采

深情呼唤 慰藉烈士英灵

8月23日,笔者在河津见到89岁的老八路杨庭贵。 他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被表彰为“人民功臣”,2015年9月,他作为抗战老兵代表赴京参加“九三阅兵”活动。

今年“八一”前夕,驻运城市某部派人慰问杨庭贵。杨老向年轻官兵讲述当年解放荣河的战斗往事。老干部苏永法在电视上看到这条新闻后,立即约上村镇干部赶到杨老家拜访。拿起杨老参加解放荣河战斗后的获奖证书,才知道这位9旬老兵为解放荣河立了大功。

谈到32位无名烈士,杨老说,那时战斗残酷而频繁,刚才还是战友,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一仗下来就牺牲了。没有办法啊,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这些年来,虽然寻找烈士家人的路漫漫,荣河镇的乡亲们像对待故去的亲人一样,每年清明节都要自发为烈士扫墓。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笔者见到荣河镇荣河村党支部书记樊英俊,他今年55岁,朴实、正直,直爽,浑身充满军人气质。他说:我从小就崇拜军人。自打记事时起,我每年都要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每次站在烈士坟前,总在想他们为了荣河解放,那么年轻就牺牲了,至今不知家在何方,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荣河就是他们的家,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樊晁成,74岁,一位充满英烈情节的普通农民。他的姑姑樊旦是闻名三晋大地的巾帼豪杰,1943年随部队与日军激战两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被俘。日寇对她施以酷刑,企图从她口中得到我方军事计划和共产党员名单,她宁死不屈。日寇残忍地将她活活刺死并割下头颅。这位昔日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神枪手牺牲时年仅22岁,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她“战斗女英雄”荣誉称号。樊晁成说: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就是姑姑那代人用生命代价换来的。躺在荣河烈士陵园的32位无名烈士,是我姑姑的战友,也是我们荣河乡亲的亲人。

陵园义务守陵人、73岁的老党员樊晋宝多方打听,得知当年30团的官兵不少来自阳城、晋城、高平、翼城等地,还有来自山东等地的。这些是寻找烈士家人的线索。他和村里的几位老党员已经组成志愿小组,自费寻找烈士家人,抢救搜集解放荣河烈士的资料。他希望媒体给予帮助,让后辈人祭奠烈士的时候,能够知道烈士的英名。

“一定要找到烈士的亲人,告慰他们在天之灵。”获悉笔者一行采访荣河烈士陵园,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作出批示,要求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他深情地说:万荣大地上,有彪炳史册的革命烈士,有数量众多的革命遗存,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保护好管理好烈士陵园,发挥好他们在革命光荣传统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

县民政局长闫国伟是履职不久的转业军人,这位曾在东北边陲戍边十载的老兵对笔者说,战争年代,英雄血洒疆场,多是就地掩埋,很多烈士尤其是外省籍烈士的亲人不知道他们牺牲在哪里、安葬在哪里,想来令人难过。临别时,他送给笔者一连串寻找烈士家人的硕大问号,期盼媒体关注和呼吁:

“我是晋冀鲁豫野战军10旅30团的战士,我是解放荣河的烈士,可我叫什么名字?”

“我的亲人,我该何处寻你?”

“我的魂魄,何时可以回家?”

“亲人,你们到底在哪里?”

……

(本文图片摄影:卢炳广、吴 坤、栾宝玲、宋朋非、李 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