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籍中的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

来源:南海网作者:陈超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6-04-08 17:41

沉浮在古地图上的群岛

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南威教授考证,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年至143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费信、马欢等人七下西洋,对西、南、中沙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考察和记述,绘有南海诸岛的古地图在这时出现。清代,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出现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岛群的地图,和专绘某一群岛的详细地图。

早在元末明初,中国就有了李泽民绘于1330年前后的《声教广被图》和清浚绘于1370年-1380年间的《混一疆理图》,这两幅世界地图早已失传,但朝鲜的李荟和权近于1402年绘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附记中称,它是以那两张世界地图合绘而成,而这幅地图,可以说是明代最早记载有南海诸岛的地图,绘有两个石塘和一个长沙,就是指整个南海诸岛而言,图中靠东北的“石塘”从方位看应指东沙群岛,“长沙”应指西沙和中沙群岛,图中西南部的“石塘”,应指南沙群岛。

我国著名南海史地专家吴凤斌在他的《古地图记载南海诸岛主权问题研究》中写道,明代比较有影响的一种地图中,有朱思本撰、罗洪先增补成于1554年左右的《广舆图》,其中《东南海夷图》图幅中,将“长沙”绘成一个圆圈中的一半,中间有线条分开,另一半圆圈中无文字注明的图案,这种绘法在1621年茅元仪《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里也可看到,“说明长沙是个珊瑚礁沙,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则藏于水下,形象地表明了隐没于水中的中沙群岛和露出水面的西沙群岛,与今天的中沙西沙群岛实际情况完全一样。

《郑和航海图》在南海中绘“石星石塘”、“石塘”、“万生石塘屿”等。据图上方位及符号判断,“石星石塘”绘在东面,用点和圈交错标注,表示水下礁沙,指东沙群岛;“石塘”绘在西面,应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一名,仅见于该图,疑是“万里石塘屿”之误,绘在“石塘”之东偏南,且范围画得比“石塘”大,应指南沙群岛。

及至清代陈伦炯于1720年写的《海国闻见录》中附《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如1709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67年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和1817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这些都是清朝官方绘制的,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诗人眼中的南海诸岛

诗人的书生形象是文弱的,也许他们脚步并没有达到过南海,但诗人们瑰丽的想象及其力透纸背的思想,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南海的另类画卷。

海南籍史学家韩振华曾撰文称,秦始皇曾致力于开辟海外交通和经营南海诸岛,并在民间流传了很多故事、传说,说在涨海(包括南海诸岛)上,有一石塘或石桥,石皆赤红,那是因为秦始皇要到海上看日出,神人为他架桥“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石悉赤。”后来唐朝诗人张乔作诗一首,描写涨海断桥和秦始皇的遗事,诗曰“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南朝宋武帝,曾经锐意经营涨海(南海诸岛),422年在其驾崩后,以辞采闻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作《武帝诔》,中有“虎骑鹜隰,舟师涨海”的词句。

周伟民教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古代有关南海诸岛的诗歌,大致能分为三类,一是描绘中国的气象,宣示南海主权的;二是描写与南海诸国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三是表露诗人感怀对南海诸国交流时官风要正的。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中写道:“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宋代洪适在《海山楼》一词写道:“高楼百尺迩严城,披拂雄风襟袂清。云气笼山朝雨急,海涛侵岸暮潮生。楼前箫鼓声相和,戢戢归樯排几柁。须信官廉蚌蛤回,望中山积皆奇货。”周伟民说,这里的“海山楼”指当时设于广州的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之所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