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该出手时别袖手)
我军内务条令明文规定:军人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开国中将皮定均就曾严肃批评过“三手”现象,他风趣地比喻:“两手插兜,是洋学生;袖手旁观,是老先生;挽手在后,是地主老财。我们是军人,军人要有军人的风度。”
现实生活中,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军人也不能袖手旁观,理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带头弘扬正气。否则,就不配这身军装,就不配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号。
军人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神”。从单个军人见义勇为,到军人群体舍身救民,人民子弟兵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英雄壮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答卷:徐洪刚为保护女乘客不受侮辱,用背心兜着流出体外的肠子与4名持刀歹徒殊死搏斗;第二炮兵副营职参谋沈星毫不犹豫跳入水中,一次次将落水学生推出水面,自己却因体力耗尽沉入水中;海军工程大学“衡阳抢险英雄群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抢救转移乘客,年仅21岁的学员刘晓松不顾头部严重受伤救人,壮烈牺牲……
近年来,从南京“彭宇案”,到“老人跌倒无人扶”,再到“被碾压的小悦悦”等,社会上一些对该不该见义勇为的争论“乱花渐欲迷人眼”。有人抱怨,世风日下,道德滑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信奉明哲保身,做好事得考虑考虑,最起码也应选择“理性救助”。但在道德的高地上,军人应当有军人的坚守,不能像少数人那样一方面发出“人心不古”的指责慨叹,另一方面自己却又在奉行,抱以旁观冷漠的态度。
“坐在解放军身边,咱心里踏实!”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老人作出这样的回答。她出门乘车总喜欢坐在留着平头、腰杆笔直,一看就像军人的乘客旁边,因为觉得安全。恩格斯说: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让人民群众始终有踏实的安全感,这既是军人的天职所系,更是子弟兵的荣光所在。我们每一位军人都要带头弘扬正气、伸张正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解放军报》2014年03月05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