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天地>>正文

军队人大代表王海龙:期待“军营网络+”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俊峰 刘于嘉 陈 豪责任编辑:姜紫微2015-03-13 09:36

军队人大代表王海龙——

期待“军营网络+”

■刘俊峰 刘于嘉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 豪

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互联网+’。我们基层部队的‘军营网络+’又该如何发展?战友们很期待!”军队人大代表、第26集团军某旅工兵防化营教导员王海龙这样说。他3月4日刚到北京,就收到了中国军网“两会会客厅”的邀请。他是“两会会客厅”的老朋友了,此前已两次受邀参加这档网络访谈节目。

让王海龙感到新奇的是,今年的“两会会客厅”延伸向了移动端——节目除了在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上播出,还在解放军报移动媒体平台推出。“亲朋好友拿起手机就能看到我,访谈播出,我的电话响个不停,快成了‘热线’啦!”王海龙笑言。

第一次与网友“面对面”的情景,王海龙至今历历在目。2013年,面对近万名参与在线互动的网友,他略带紧张地谈起了自己准备在会上提出的建议:“少数高学历干部对扎根基层存在畏难情绪。如何让他们安心基层……”看着屏幕上的一行行留言和提问,他感慨地说:“要不是有了网络媒体,很难一次与这么多人交流,让大家听到一个基层代表的想法。”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网友们的提问很犀利,对他的两条大而化之的建议提出不同意见。

如今第三次走进“两会会客厅”,王海龙已经胸有成竹:“面对网友,坦诚交流很重要。你真诚,网友们才会信任你。”

2 围绕12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网络问卷,收到1482份在线填写的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涵盖3个军种47个单位的官兵,这让王海龙对自己今年“加强基层部队党小组建设”的建议信心满满。

“部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任务很重,作为基层代表,我很难四处进行调研。当年撰写建议,只能和身边的领导、战友交流。”王海龙说,自己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开会前与其他部队的代表委员们一交流,就发现自己的建议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位参与过4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军官,会前几乎熬了一个通宵来修改自己的建议。

2013年从北京归来,作为人大代表的王海龙肩负起宣讲两会精神的重任。“全集团军的官兵在十多个分会场,通过网络同步收听收看我的报告。会后,不少战友还在网上和我讨论。”王海龙由此受到启发,何不借助网络开展调查?去年两会召开前,他开始了这方面的摸索,并得到上级大力支持。“王海龙代表征求两会建议”的大字标题,出现在集团军网站的首页;军内网聊天室内,他与战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组讨论”。那一次,他的建议得到了多位与会代表委员的肯定。

今年,王海龙早早做好了网络调查。用他的话讲,这已经成为他参会前的必备功课。

3 “网络已经成为官兵离不开的‘文化圈’,必须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机制来避免有害信息侵蚀官兵思想……”两会期间,王海龙与不少军队人大代表讨论起有关网络的问题。

王海龙告诉记者,自己当选人大代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明显感觉到网络越来越成为两会上的讨论热词。在2014年两会上,针对这些年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网上炒作涉军事件,多名军队人大代表提出建立涉军舆情责任追究机制等建议,以遏制涉军谣言传播扩散。网友正当、理性的监督是必要的,但必须制止刻意抹黑者造谣污蔑,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共识。今年,驱除“网上雾霾”是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

两会新闻网上看,网络热点会上谈,已经成为新常态。王海龙介绍说,他准备在会上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基层部队实际,会后针对军营网络建设及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解放军报》2015年3月13日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