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雪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44年9月,彭雪枫在抗日前线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彭雪枫在新四军任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担负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期间,创办和建立了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被人们称为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
第一件宝:拂晓剧团
拂晓剧团是1938年初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山西临汾到河南竹沟后组建的。1938年4月底,竹沟教导大队第一期学员将要结业,而五一劳动节也快要来了。为了在劳动节纪念大会上能给竹沟群众和教导大队增加节日气氛,彭雪枫便责成由延安来此工作的著名木刻家刘岘和教导大队俱乐部主任路丁,从教导大队第一期学员中挑选几个擅长文艺的学员,组织一个剧团,演出几个节目。刘岘和路丁受命后,就从教导队中选拔了黄明善、王石青等15人,经过几昼夜排练,终于在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上演出了《烽火》《黄浦月》《九一八以来》等几个节目。尽管当时的道具是临时凑合,幕布是用他们15个人的被单缝染,表演技巧也并不高,然而却博得了许多观众好评。尤其是彭雪枫,他坐在战士们当中从头看到尾,演出结束后还到后台来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事隔两天,经彭雪枫批准,并由他命名的“拂晓剧团”在“五四”那天诞生了。
拂晓剧团正式成立后,彭雪枫及时提出要求:“要编一些配合当前抗日斗争的小话剧和活报剧,向群众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同时揭露汉奸和伪军罪行,打击日寇气焰。这样,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也教育了广大群众。”
根据彭雪枫的要求,拂晓剧团随军到达鹿邑双楼,由宣传科长王子光亲自编导,第一次演出了活报剧《打鬼子》。该剧讲的是两个狂妄的日本兵残酷杀害某村镇居民,群众恨之入骨,报信给我游击队,结果游击队将其抓获,并消灭了一个日军小队的故事。
演出结束后,彭雪枫对扮演日军小队长的王挺说:“演得不错嘛!就是你们唱的那支日文歌,我和战士们都听不懂。”
1939年11月初,徐海东随刘少奇由竹沟到华中路过新兴集,彭雪枫命拂晓剧团组织一个晚会,以示热烈欢迎。拂晓剧团接受任务后,大家争分夺秒,只用了一天时间,就集体创作排练出京剧《徐海东粉碎日寇“扫荡”》,第二天就在欢迎晚会上演出。
帷幕拉开,扮演徐海东的演员在一阵“急急风”的锣鼓声中上场,只见他战袍一撩,战刀一舞,亮相自报家门道:“我乃徐海东是也,湖北人士,窑工出身……”此时,正坐在台下观众席上陪同徐海东看戏的彭雪枫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附耳对徐海东说:“昨天我才交代他们搞一个晚会欢迎你,不想今天他们就现编现演了这出京戏,而且是就地取材,连你是湖北人、窑工出身都调查得一清二楚,写进了戏里。”
徐海东听后也不禁连声大笑叫好,感叹道:“好好好,雪枫同志这‘彭家班’真是名不虚传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