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属来相会>>军属聊吧>>将军之恋>>正文

徐向前夫人黄杰的传奇人生:曾和赵一曼是同学

责任编辑:许品2013-01-22 14:49

1926年12月,黄杰风尘仆仆来到两湖书院旧址。她在会客单上填上:“黄杰,16岁,湖北江陵人。求见恽代英。”

恽代英热情地接待了她,仔细介绍了报考程序和注意事项。

这次考试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女生要被录取就更难。

那天考作文的题目是《革命与进化之区别》。黄杰把自己所知道的,能写的都写到了试卷上,总共只有108个字。她写了革命是人为的,进化是自然的这个道理。原来她家有一个邻居是进步教授,曾对黄杰讲过三民主义。由于年轻的黄杰当时是一张白纸,听得非常用心,一下子就牢牢记住了。

紧接着又考数学。共有8道题,黄杰只做出两道。她座位后面的同学见她不会,便好心地丢了个纸条给黄杰。老实的黄杰没敢拿。

黄杰同桌的同学文化程度比黄杰高,但她没有考上。黄杰得知后,心想自己可能成绩更差了,因此迟迟没敢去复试。

后来她硬着头皮去看发榜,老远就看到了“黄杰”两个大字。她还请老师找到卷子,只见上面没有批写分数,只批示了4个字“孺子可教”。这使得黄杰如愿以偿,顺利地考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第六期的女生队,编入步科第二团第三连。

那时女生们的当兵动机,十之八九是为了脱离封建家庭的压迫,找寻出路。当时有183名女生入党,加上南湖学兵团30名女生并入军校,女生队扩大为213人。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其中有大学生,但多半是黄杰这样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爱国有心,知识不足”,以四川、湖南、湖北的为多。未婚占多数,年龄18到30岁。有的已当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足。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1927年2月12日正式开学。女学员一律留短发,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跟男学员不同的是:打黑色绑腿,军服双袖缀上红色字母“W”标记,并佩短枪。

新生要先接受3个月入伍教育。女学员编为1个大队,与新招的政治科两个大队统属“第六期入伍生”总队。女生大队下分3个中队,9个区队,每个区队3个班。武汉分校一成立,首先在女生队设置了指导员。女生队长是郑奠邦,区队长是杨伯珩、张麟书等;3个中队指导员是彭猗兰、钟复光、唐维淑。

当时,军校的经济条件十分紧张。整个军校,除一间俱乐部是青砖瓦房外,教堂、宿舍、伙房、厕所都是草房。女生队设在两湖书院东首一个院落的两层楼里。楼上是宿舍,楼下是饭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