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属来相会>>军属聊吧>>回望故乡>>正文

冷的铁 热的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 斌 高满航责任编辑:许品2013-11-19 16:36

车过深山,刚驶经一个小站,参谋罗杰的对讲机里传来上级通报:“各要素注意,各要素注意,列车遭遇‘敌特’袭扰,具体情况不明。”罗杰迅速将情况传达给警卫分队和各个车长。 警卫连长徐宝明立即按照预定方案行动:部署兵力,开探照灯,发烟雾弹……与此同时,每节车厢都成为独立的战斗堡垒,一番较量过后,“敌特”终于溃退。

这是一次实战背景的演练。像这样的演练,特运官兵走一路练一路。虽是练兵,却没一个人敢大意——没有一次次不同背景的演练,不认真应对诸种可能的情况,果真专列遇袭,如何不辱使命?

长途跋涉过后,又经数小时的装载,眼看就到了专列重新启程的时间。

下士陈磊把一件装备挡了下来,不让装车,因为不符合接收标准。“怎么就不符合标准?”厂方技术人员急了。这样的时刻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不小的责任。“你看。”陈磊指着一颗螺丝上的铅封说,“这里有问题。”“哪里?”技术员仍未看明白。“规定要求,铅封必须在两个螺帽之间,这个在外面。”陈磊说。“噢,这个呀。”技术员轻描淡写地说,“里面外面都一样,不碍事。”“碍事不碍事不是你我说了算,不能上车。”陈磊坚持己见。

没办法,厂家只好找到军代表,最后在军代表的监督下,重打铅封,才放行过关。团总工程师叶朝辉说:“严格符合规定,是我们唯一遵循的准入标准。”而一旦接收了装备,又让特运官兵视为天大的责任,投入全部的心血与激情,对它们严加看守,细心呵护。

金鑫政委说:我们的官兵对装备的爱护,超过了爱护自己的生命。他对笔者讲了个故事,是他的兵和装备之间的故事。

由公路运输营运送的某装备等待转载时,通宵都要有人“陪护”。中士闫子阵和下士王文涛“抢”到了任务。闫子阵说,我是这车的驾驶员,当然得我守着。王文涛说,白天我参加任务少,晚上该我出点力。

夜深时,星河寥落,冷风刺骨。裹紧了大衣,仍阵阵寒战,脚也冻得麻木。白天就有些感冒的闫子阵,还一声声咳嗽起来,让王文涛听着揪心。“闫班长,你睡会儿吧,我盯着。”说是睡,也就是倚着车厢眯一阵。就这,闫子阵也没应下。整个夜晚,两个人就如两尊雕塑,守在特装车旁。

这样的坚守,对每一个特运官兵来说都是必修课,他们不会觉得有何特别。可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守护,确保了装备的绝对安全,为特运团的光荣史册不断续写新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