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属来相会>>军属聊吧>>军人父母>>正文

女儿当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何祥春责任编辑:许品2014-01-09 09:28

1983年10月,17岁的我从陕西商洛山当兵来到云南边防部队参加边境作战;30年后,女儿又从云南边防军营到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读书,子承父业,圆了我的梦。

女儿自小在部队长大,却对绿军装并不“感冒”。用她的话说,老爸当了一辈子兵,老妈随老爸在边防军营干了30年,我为什么一定要当兵?

女儿的理想是报考地方大学的金融专业,叛逆的心理让她更愿意选择远离父母的海南或者到东三省高校去读书。我们的希望则是“子承父业”。女儿的理想与我们的愿望发生了冲突,交锋激烈,互不相让。她试图用考上理想大学、学个好专业、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最后有个好的生活圈子等理由来说服我们,而我们坚持用“军营磨炼酬壮志、自古军旅多英才”等道理启发、引导她。最终,我们在家庭内部以二比一的优势达成一个“君子协议”:考上一本读地方大学,否则读军队院校。

8月是高考学子收获的季节,女儿不情不愿地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连续几天,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时而懊恼几道不应该发生的答题错误,时而后悔不应该搞什么“君子协议”。对于我们来说,“子承父业”的愿望实现了,是沉甸甸的果实,这里面既饱含着组织上的政治关怀,更是对一名老边防军人的褒奖与肯定。在我们几番大道理与小道理的灌输下,在同学们“花木兰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祝福声中,女儿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时不时翻翻《解放军报》《战旗报》,看看中国军网,还主动与大院里的战士交流。

到学校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女儿诚恳地对我们说:“我要当兵去了,请你们吃个夜宵。”于是,我们全家来到一家茶室,欢快地要了几个茶点、饮料。火红色的烛光下,我再次感慨地说起了当兵前后30年的事,这次女儿没有反感,却说了很多“老爸真不容易”“老妈嫁给老爸随军到边防令人敬佩”等让我们感动不已的话语。我们还谈起了很多如“热水不能洗军装”“拉练宿营时用热水泡脚”“打背包先放宽背包带”等她感兴趣的话题。

女儿到学校报到那天,做了两件让我感动的事。本来女儿被分配在下铺,睡在上铺的女生感觉上下铺不方便,主动找到女儿想换床位,女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我想,女儿从小在军营长大,她不会不知道睡在上铺的人搞紧急集合、整理内务卫生时的种种不便,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事实吧?第二件事,学校为防止家庭和外界干扰学员的入伍训练,通知新学员在晚饭前将手机交到队部集中保管。有的学员怀着侥幸心理,忙着把手机往被子里塞,往柜子里藏。女儿却干脆把手机交给她妈妈,让她妈妈带回家了。

回家打开女儿的QQ空间,看到她给同学们留了一句挺豪迈的话:姐,当兵去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