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莽大兴安岭,犹如一条绿色巨龙伏卧在辽阔的东北平原。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一连的三角山哨所就屹立在这条巨龙的脊梁上。
2014年1月26日清晨,雪花飞扬、寒风刺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登上了三角山哨所。
连队指导员王磊指着哨所旁的一棵樟子松,深情地向习主席汇报说:这是一位边防军人的妻子亲手栽下的。30年前,她的丈夫带队巡逻,途中突遇山洪,为营救战友不幸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从此渺无音讯。她一直坚信丈夫还活着,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于是,就在哨所的最高处种植了这棵树。它最先迎来朝阳,最后送走晚霞,就像这位军人妻子的化身,呼唤着丈夫归来。官兵们就把这棵树叫作“相思树”。26年后,这位军人妻子身患绝症,弥留之际立下遗嘱:“死后把骨灰撒进界河,永远陪伴着丈夫!”习主席听完故事,十分感动,嘱咐要照顾好烈士子女,弘扬英雄精神。
1 1984年5月31日。边防团一连连长李相恩,带领蒙古族战士白乙拉骑马沿边境线巡逻,来到哈拉哈河边。
哈拉哈河是一条季节性界河,平时河水很浅,流速缓慢,只有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河水才会暴涨,形成滔滔巨流。
一连管控的边境线丛林密布,阻碍了视野,李相恩和白乙拉必须渡过这条河,才能走完这次巡逻的最后1.5公里路程。当时河水舒缓,凭多年的经验,李相恩判断,水位不超过1米。
但他仍然不放心,牵着马先下河探路,让白乙拉紧随其后。行至河中央时,李相恩突然发现河水越来越深,已接近胸口。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四面的山谷和脚下的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不好,洪峰来了!”李相恩大叫一声。话音刚落,咆哮的河水似凶恶的猛兽,向李相恩和白乙拉席卷而来。
危急关头,李相恩回身紧紧抓住白乙拉。急流中,他们时沉时浮,李相恩知道,白乙拉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不会游泳。李相恩用力把白乙拉一次次托举出水面,最后用尽全身力气将白乙拉推上一个河中孤岛。
白乙拉得救,李相恩却由于过度疲劳,不幸被急流卷走。惊魂未定的白乙拉回过头来,发现连长连同他心爱的战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连长、连长……”白乙拉撕心裂肺地呼喊着,痛哭着。
天色渐黑,连长和白乙拉还没回来,指导员立即集合队伍,准备分头接应。就在这时,连长骑的军马浑身湿漉漉的回来,围着营房奔跑、嘶鸣。
“连长出事了!”指导员率领队伍迅速向边境线冲去。
官兵们找到白乙拉时已是深夜。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官兵呜咽着,沿着河道向下游寻找。
“连长,你在哪里?”声声呼唤响彻夜空,在崇山峻岭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