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校集结号>>名师名家>>正文

公方彬访谈录:基层科学发展的精彩画卷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郑蜀炎责任编辑:吕国英2010-11-03 05:10

基础扎实,整个军队建设才能稳步提高

记者:部队全面建设的工作很多,可谓千头万绪,而基层处于我们常说的末端。如果理性地深析细论,为什么要将其作为永恒不变的、常抓常新的课题?

公方彬:军队是一个有机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影响其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这就是木桶原理——一只桶的盛水量,不是决定于最长的那一块板,而是决定于最短的那一块。既然上下左右都重要,为什么更多的是强调抓基层建设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基层是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关键环节或主体。使命任务再重大,具体落实者仍然是基层官兵。甚至可以说,基层的能力也就是这支军队的能力。简言之,离开基层官兵,使命任务也就缺少了基本的承担者。前面谈到重视基层建设是光荣传统,这里要强调这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战争与传统的战争不同,把作战单元的作用无限放大。没有基层全面建设的全面过硬,没有每一单兵素质的全面提升,显然难以适应时代与任务的要求。 

第二,部队基层都是青年,从这个视角来观察,抓基层建设就是抓军队建设的希望与未来;同时,基层青年官兵处于成长期、塑造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要让他们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必须经过严格的锻炼和培养。

第三,基层是部队的基础,必须基础年年打,落实天天抓。基层建设好了,基础也就扎实了,整个军队建设才能稳步提高。

认认真真念好《纲要》这本“经”

记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些年基层建设有些什么“道”——规律性的做法和经验足以徙木立信,让有见识的“上士”去勤勉地落实和实践。

公方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建设,概述有这样几点——

第一,在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大背景下,借助法规制度推进基层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去年军委颁布了重新修订的《纲要》后,把按纲抓建作为基本工作方式,把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作为重要职责的观念已经确立。那些“土政策”“土规定”,已经没有了市场。抓基层建基层的明白人都清楚地看到,基层建设最管用的招数,就是认认真真地念好《纲要》这本“经”。

第二,突出基层的主体地位,着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一种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并反映和辐射到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中——基层建设的主体是基层官兵,不是某一级机关。各级抓基层主要是方法指导,是帮助基层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正是由于认识上的进步,保姆式的、越俎代庖的抓基层越来越少,而许多行之有效的推进基层建设的方式方法得到推广。比如双争等活动,既符合基层工作的规律,又可以激励年轻官兵的荣誉感、上进心。

第三,把基层建设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并突出软环境建设。在重视基层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仍然延续着我军的传统,就是思想和精神建设。这种强大而持久的教育已经化作了特有的军营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形成了基层建设中特有价值系统的导引力。

第四,直面新情况、新课题,增强基层建设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水涨船高”之时千万不能“刻舟求剑”,时代的发展必然带来不少从前没有遇到过的现实新课题。这些无疑也是基层建设的新考场。比如随着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多样化军事任务日趋常态化,如何加强动态条件下的基层建设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记者:科学史上有一个词叫做“阿基米德的支点”——阿基米德认为获得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建设就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有力支点。以这个最基本的理念和共识去构造基层建设全面发展的整体框架,就能使基层建设这一画卷更加精彩壮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