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4年,每到周末,同学们都想外出逛街,每次回来几乎都是大包小包的,而刘传松上街的次数屈指可数,到现在对驻地都非常陌生,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看书学习上了。
网友“秋听雨声”说:惭愧惭愧!看到这位同学的事迹令人深思,我上学的时候津贴110元,可是每月都要向家里要钱,其实家庭条件还很一般。每个月生活费主要用在打电话、吃零食等上面。小刘同学的事迹让人敬佩,学习了。
网友“兵峰”有点疑惑:请问版主,刘传松为什么要攒这么多钱?他攒这么多钱打算干什么呢?他是不是受什么事情影响才开始攒钱的?父母支持他攒钱吗?他这么节俭,难道没有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吗?……
网友“栀子花开”感慨:勤俭节约,做一天不难,做一星期也容易,刘传松的坚持让人感动,现在的年轻人缺的就是这股劲。
网友“宝儿小兵”反思:我们每个人都应想想,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是不是存在?自强自立,独立自主,勇于吃苦,体恤父母等方面是不是有差距?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缺失了,民族还有没有希望?
在父母眼中,他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刘传松的事迹在学院传开后,笔者电话采访了刘传松的父母,他们轮流向笔者讲述着刘传松的点滴小事。
刘传松自小就老实、懂事,从来都不用父母操心。“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表扬他,跟他在一起玩的也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我们一直都很放心。”妈妈说着刘传松过去的事,从心底流露出一份自豪。
“我们家还算经济条件不差,但我们要求他不当‘啃老族’。这是因为,见过很多由于家里教育不当影响孩子一生的例子。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影响他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也没有刻意要求他一定要攒钱,只是要求他学会理财,记好自己的一本账,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根有据。”妈妈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刘传松刚上学的时候,她在客厅里摆了一个很大的存钱罐,每天他们都会把身上的零钱塞到里面。从刘传松有零花钱开始,他也习惯性地学着父母把省下来的钱投到存钱罐里。每个周末家里会召开“家庭会议”,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账本核对一周的家庭支出,9岁的刘传松也拿出自己的方格本,学着父母的样子一丝不苟地讲自己每一次花钱的原因。看着小传松那稚嫩的方块字,夫妻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刘传松上军校以后,每次休假回家,父母都能感受到他更成熟了。想想刘传松这几年的锻炼,妈妈如数家珍般讲起他入伍以后的故事。他第一次寒假就给父母买了好多吃的、用的,还细心地给外公外婆买了一些适合老年人吃的营养品。
“他腰上有伤,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没因为伤病耽误过训练,体能考核也顺利通过。传松这孩子比以前更坚强了,有些事情敢于担当了,他已经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爸爸眼中的刘传松已经长大了,言语中充满了对部队培养的感激之情。
“我们希望通过部队的锻炼,他能再泼辣一点,毕业后当一名好军官,带好兵。”采访即将结束,父母表达了对刘传松寄予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