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校集结号>>院校交流>>留学在中国>>正文

感受对外军事培训的中国魅力
——走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李学勇 田 源 罗 铮 本报特约记者 马 魁责任编辑:张锋2011-03-21 05:10

中国理念

♦中国,是你用和平的音符把我们召唤到一起

♦我原以为产生这一兵书的国家是一个好战的国家

走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教学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着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的一面墙,定睛再看,所有不同的字体书写的都是同一个字——“和”。在一所本应以“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军校里,主体建筑大厅里扑面而来的却是一大片的“和”,我们的脚步都在这面“和”字墙前停了下来。后来才知道,和记者一样,已经有成百上千位外国学员在此驻足良久,来自南亚的巴哈德中校便是其中一位。

“我伫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开,十分迷惑:一个有着无限军事智慧的民族,为什么要把一个简单的‘和’字,用200多种不同的字体镌刻在教学大楼的大厅里?”去年底,在毕业论文开题会上,巴哈德以此点题,阐述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向。《和平追求下的南亚安全战略研究》,是他毕业论文的题目。

“困惑的解开让我惊喜不已,而以和平的理念去考察南亚的安全战略,得出的结论,更让人惊喜。”在论文中,巴哈德详细分析了南亚安全局势,用大量篇幅构设了“和平战略”下相关地域的美好图景。“换个视角,世界会更美好”,巴哈德在论文结尾处如此陈述。

巴哈德顺利毕业,作为一个外国人,不知他是否知道,“和”字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对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的准确判断与构建和谐世界的真诚努力。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围绕国家外交大局推进对外军事培训工作,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始终不变的遵循。因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他们围绕传播和谐世界理念、展示我军开放形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心谋划外训工作,探索形成了开放办学、国际交流的新格局。

“军人不仅是战争的力量,更是和平的力量。”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吉文明说,“和”字墙绝不只是用来摆设的景观,通过教学培训传播和平理念也绝不是用来对外宣传的口号,而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推动建设和平美好世界的真诚行动。

为此,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结合中国“慎战”“止战”等传统兵学思想,大力传播和平理念。于是,学员入学后走进中心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高高悬挂在大礼堂前“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的标语;于是,第一次上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课,教员们都会从“止戈为武”的典故说起;于是,有了中外军官钟山论坛围绕“国际安全与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研讨,有了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维和等新课程的设置……

巴哈德中校的困惑与惊喜,无疑是在这里学习的许多外国军官的共同感受。在《孙子兵法》课上,学员哈姆兹少校坦诚地说:“在国内我就知道《孙子兵法》。跟我的同事一样,我原以为产生这一兵书的国家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如今,我的看法变了。”的确,他跟来自五大洲的同学一样,对“铸剑为犁”“以和为贵”等中国成语已渐渐耳熟能详。

在圣诞晚会上,哈姆兹和同学一起,演唱了他们自己填词的歌曲《感谢中国》:“感谢你啊,中国!是你用和平的音符把我们召唤到一起,是你教给了我们建造和平世界的本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地球建设成和平的家园……”

从哈姆兹和他的同学的歌声中,记者听出来了,这所学校磁石一般的魅力,其实来自世人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来自对中国古老“和合”“止战”思想越来越深入的理解,来自这所学校对这些理念与思想坚定不移的传播。“中国世界观”正越来越远地传向国际,毕竟,有几个人不希望生活在和平美好的世界中呢?那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期待,也是永恒不竭的魅力之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