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广州军区某部徐干事到学院参加培训,当他拿到教学计划时,不由暗自叫好:整个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系统配套,既有政治工作基本理论和法规的学习,也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既有政治机关业务技能训练,也有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组织实施,手把手教学员如何在实战条件下开展政治工作。
该院院长齐三平介绍,从2004年开始,该院努力改变以往从书本到书本、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以能力生成为重点,以素质提高为基础,以知识结构改善为补充,让学员在身体力行中验证理论,在多样化教学和丰富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目前,实践教学已经占到了整个课程比重的50%以上。
笔者从该院教学指挥中心悬挂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构图》上看到,整个实践教学遵循CBE能力本位设计模式,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控制体系和保障体系4个层面,区分任职能力、素质拓展、质量管理、师资队伍等10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1-2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和保障体系,功能指向具体,结构层次分明。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全面铺开。推广研究式教学,实施案例式教学,坚持开放式教学,开展演练式教学,拓展体验式教学,推开辩论式教学,开发网络化教学,等等。
与此同时,该院还把第二课堂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实施“励学工程”,定期开展各类“沙龙”活动,组织学员撰写政治工作应用文书和研究文章,区分层次开展辩论赛、知识竞赛、文体联赛和轻武器射击比武竞赛,开展课前专题演讲、热点问题讨论、典型事迹报告、工作经验介绍,对学员进行口头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训练,加速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实践性教学是由组织、制度、设施、装备、经费、环境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完善保证机制,促使实践教学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该院党委把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建设规划。他们及时修订《教育训练规章制度》,将实践课程纳入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每个学期由训练部下达实践教学指导性意见,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步制订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加大对实践课程建设的扶持资助力度,给予建设经费支持,定期考核验收。同时,改善教员队伍素质结构,先后选调30多名军政干部充实到教学岗位,选聘52名部队营以上干部来院担任教官,安排81名教员到部队代职、参加“126演习”“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军事活动。
多措并举构建实践教学新环境。他们加入高中级任职教育院校共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联席会,与国防大学等11所院校签订联合育人协议,新建了演练中心、军队政治工作历史陈列馆、解放军英模馆等33项教学设施,研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与研究系统、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模拟演练系统等120项信息资源项目,构建了教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环境。
政治军官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创设,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该院先后被表彰为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坚持30多年不断线弘扬延安精神的事迹作为重大典型宣传后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去年底,该院对2004年以来毕业学员任职情况进行函调,部队对毕业学员的满意率达到97.9%。